專訪|羅健熙守南區據點 續開地辦與市民「圍爐」 研搞生意開源

撰文:吳倬安
出版:更新:

政府原計劃安排全體區議員於7月宣誓,期間多次傳出風聲,將向被DQ的區議員追討自上任以來的薪津,涉額至少百萬元,觸發逾200名民主派區議員「骨牌式」辭職。辭職潮過後,有前區議員退出政壇、轉行,甚至舉家移民;亦有人決意留守地區,轉身份續服務市民,例如由民主黨主席羅健熙牽頭的南區團隊。
羅健熙月初接受《香港01》專訪時談及留守地區的構想,指南區團隊擬保留至少兩個地區服務點,包括由他與陳欣兒的利東地辦,亦正思考能否維持在華富開設地辦。羅健熙表示,會把擔任區議會主席多出的50多萬元薪金,投入至「利東辦」的運作,但「頂晒籠」支撐半年至9個月,因此目前需思考增加收入來源,包括做小生意。
政治低氣壓籠罩香港,羅健熙認為,民主黨此時留守地區尤其重要,「大環境、大政治,我哋(民主派)未必改變到好多,咪喺細嘅地方維持著嗰股力量、關係、支持,維持著嗰一啖氣、堅持到底最後的力量,呢個就係民主黨嘅個性。」

+8

23歲起服務利東 「預咗自己一定會被DQ」

走進羅健熙位於利東商場的地辦,大門貼上「預備交舖搬遷,辦事處暫停對外開放」的大字報,職員們忙著把辦事處物資搬走,為地辦遷往商場「冬菇亭」作準備。途經地辦的街坊探看著辦公室的玻璃門,有人依舊就公屋申請、申請消費券等事宜向職員求助,亦有街坊在門外聚起來「打牙骹」,「呢個辦事處已經係第12年,由2009年開始,我喺差唔多朝九晚五、朝十晚六,到後來多咗政治參與,出去嘅時間多咗,但整體好多時候都係啲街坊入嚟,求助嘅都係日常所需,申請登記五千蚊、之前嘅一萬蚊,再有啲之前換身份證、申請公屋綜援,咁多年都係維持著類似情況。」37歲的羅健熙訴說著利東辦的服務日常。

羅健熙於2007年首次出戰區選,惟以25票之差落敗,4年後捲土重來,成功當選為利東(二)選區區議員,與區諾軒被稱為「利東孖寶」。2019年區議會選舉,民主派大勝兼取下17區主導權,羅健熙獲推舉為區議會主席,惟隨著今次宣誓風波,他選擇辭職卸下區議員身份,但繼續堅守地區,為街坊服務。

羅健熙坦言,多月前已有網媒報道稱將會DQ區議員,自言早已預料「一定會被DQ」,並已開始思考如何繼續營運「利東辦」,故到了7月辭職潮之時,已把繼續維持地區服務的因素,放進是否辭職的考慮當中,「當時諗無論如何都想繼續開地辦,政府咁放得風,我就預咗DQ硬,雖然我唔覺得佢追到我錢,但我諗既然keep等著政府幾時DQ,倒不如快手展開之前已Plan好嘅計劃。」

羅健熙位於利東商場的地辦,大門貼上「預備交舖搬遷,辦事處暫停對外開放」的大字報。(羅君豪攝)

料利東辦每月開支六萬元 冀繼續聘用3至4名員工

民主黨原於南區共有7名區議員,惟7人全數辭職,羅健熙在辭職後已透露希望在當區保留服務據點,他在訪問中進一步闡述未來的地區工作藍圖。他指,南區團隊擬保留至少兩個地區服務點,包括由他與陳欣兒聯辦的利東地辦,亦正思考能否維持在華富開設地辦。

位於利東商場的地辦因翻新工程,須遷往商場「冬菇亭」,料最快8月底投入服務,羅健熙指,「冬菇亭」地方較大,故租金較原本高,同時他希望繼續聘用3至4名員工,在盡量壓縮開支的情況下,料利東辦每月開支約6萬元。羅健熙早前表明,會把擔任區議會主席多出的五十多萬元薪金,用作利東辦的運作之用,坦言「頂晒籠」可支撐半年至九個月,「冬菇亭裝修都要十幾萬,再扣返每個月人工、開支,純靠自己嘅儲蓄,半年、九個月『頂晒籠』。」

我真係想有服務俾人、真係可以做得好,提供到有質素嘅服務。啲人課金俾你,要課得有價值,唔係純粹滿足政治、立場上嘅需要。
民主黨主席、南區區議會前主席羅健熙

冀「課金」非純粹滿足政治需要

既然難再節流,就要思考如何開拓收入來源。本月中,民主黨徐遠華、陳炳洋宣布在南區開辦教育中心,提供補習課程;羅健熙表示,正思考以不同方式增加收入,例如考慮舉辦團購、興趣班,日後舉辦更多街坊旅行,甚至搞一些小生意。本身在大學修讀社工的又笑言,「出去搵工唔會有人請」,「我呢啲political active嘅人,唔相信有人再請我,喺社工呢一行,都好合理,社福機構咁你我分明,我政治參與度咁高,當然『另一邊(建制派)』就唔同講法啦。我估可能都要做啲自己唔係好擅長嘅嘢,就係搵生意做。」

他強調無論如何轉型、以甚麼方式籌款,質素須為大前提,「我唔想因為我係羅健熙,我哋係辭職區議員,所以大家就支持我啦。我要真係有好嘅嘢提供到俾人,先會安心收嘅人哋錢;我做區、收Patreon,唔係因為我以前做開個區,所以你哋就要繼續支持我,我真係想有服務俾人、真係可以做得好,提供到有質素嘅服務。啲人課金俾你,要課得有價值,唔係純粹滿足政治、立場上嘅需要。」

羅健熙坦言,多月前已有網媒報道稱將會DQ區議員,自言早已預料「自己一定會被DQ」,並已開始思考如何繼續營運利東辦。(羅君豪攝)

「我已經當自己係一個會破產嘅人」

據了解,民主黨正研究推出地區發展資助計劃,為地區據點提供實報實銷的資助,協助辭職區議員在地區據點的起動工作,該黨首年為計劃預留200萬元,旨在為有意留在社區服務的區議員,提供資助以延續地區服務,料該黨最終能保留全港8個至10個據點。

羅健熙稱需與該黨區議員再商討,未有實體計劃,但已有大方向,又指是否批出款項,須視乎有關地區服務計劃能否有空間、有條件自負盈虧,又相信大部分地區也會有黨友留守,推動不同地區計劃,「最重要係(黨友)知要道資源唔係一定有,我哋今年籌到錢,唔代表明年、後年籌到,唔知個黨會唔會俾人變做鬥爭嘅一部分,所以要準備自負盈虧,呢啲長期發展一定要諗。」

「我已經當自己係一個會破產嘅人,所以我啲錢準備掉晒落個區,如果最後唔使全部錢放晒落去,有返少少揸嗱都好嘅。」
民主黨主席羅健熙
羅健熙指,由於他早已表明會留守地區,故街坊未有因其辭職而有太多離愁別緒。(羅君豪攝)

大政治難改變 「就係要圍下爐嘅時候」

立法會地區直選過往沿用比例代表制,地區樁腳多寡被視政黨能否取得議席的關鍵,惟隨著選舉制度修改,再留守地區會否失去政治上的戰略意義?羅健熙直指,地區工作不一定要與選舉掛勾,自言多年來也非以擔任立法會議員為目標,只想做好地區服務,至於做好地區工作與民主黨是否參選各級議會選舉,並無任何衝突和連繫。他指,其服務地區的目標,就是希望讓區內居民對區內事務有更大自主權,為社區和居民充權(Empowerment)。

羅健熙又指,在政治低氣壓下留守社區,讓市民能夠「圍爐」是尤其重要,「呢段時間,就係要圍下爐嘅時候,點解大家咁重視社區,就係社區可以有好強凝聚力…...社區凝聚可以令大家繼續喺生活層面上,搵到人、搵到朋友圍到爐,雖然大家都係懷憂喪志,但仲有人一齊,感覺好似好啲」。

他冀透過在社區維持著「堅持到底最後的力量」,讓民主黨繼續走下去, 「大環境、大政治,我哋(民主派)未必改變到好多,咪喺細嘅地方維持著嗰鼓力量、關係、支持,維持著嗰一啖氣、堅持到底最後的力量,呢個就係民主黨嘅個性嚟,我成日講,我哋 (民主黨)一定唔係行得最前,但鬥行得遠,起碼民主黨行咗廿幾年。」

區諾軒(右)與羅健熙被稱為 「利東孖寶」,前者身陷囹圄,後者已辭任區議員,稱有破產準備。(區諾軒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