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互委會今年中起分階段解散 陳琬琛:反映民生意見都取締?

撰文:吳倬安
出版:更新:

消息指,政府經審視後決定分階段解散逾1,600個互助委員會,部分互委會最早須於今年7月1日前解散。
荃灣區議會主席陳琬琛接受《香港01》查詢,指互助委員會主要就環境衛生等範疇,向屋邨管理諮詢委員會(邨管會)反映意見,同時發動居民為慈善團體籌款,坦言「睇唔到入面(互委會)有乜政治性」,反問:「每次開會都係講民生嘢,點解政府去到呢啲基本反映意見、反映民生嘅團體,都要取締呢?我真係唔明白。」

+2

70年代麥理浩推互助委員會

翻查資料,1970年代,港英政府為了加強管治力度,於1973年開始在公共屋邨及私人住宅大廈組織互助委員會。1976年,時任港督麥理浩在《施政報告》正式提出成立互助委員會。互助委員會每三年換屆一次,選舉由每層住戶推舉層代表再互選產生主席、秘書、司庫。為鼓勵居民成立互助委員會,民政事務總署為互委會提供每季經費津貼,房委會也會為公共屋邨的互委會提供免費會址。

根據政府資料,為了促進公眾參與社區事務, 民政事務總署推行互助委員會計劃,形容互助委員會是志願組織,由大廈住客組成,使住戶建立睦鄰互助精神,提高責任感,改善大廈治安、居住環境及管理效果,「互助委員會就足以影響社區及個人福利的問題,為政府與居民之間提供一個互相溝通的途徑,並為居民提供聚會場合,共同參與各項社區活動。 截至2021年7月31日,共有1,663個互助委員會遍布全港各區。

陳琬琛:互委會反映「最貼身、最貼地」意見

對於有傳政府解散互委會,一直有參與互委會及邨管會工作的陳琬琛表明反對有關做法。他以公共屋邨互委會為例,屋邨不同座數的互委會主席均為該屋邨的邨管會當然委員,互委會主席在邨管會內就地區問題提供和反映「最貼身、最貼地」的意見。他又指,互委會支持慈善工作不為餘力,以梨木樹邨為例,互委會主席每每發動居民為醫院籌款,反問:「呢啲功能有邊個可以代替呢?」

陳琬琛指,不少「三無大廈」無力成立法團,成立互委會變相成為跟進大廈防火設施等問題的渠道,認為若果互委會解散,對部分「三無大廈」管理造成很大問題。

對於有聲音質疑,政府因擔心民主派人士搶佔互委會位置,故解散互委會,陳琬琛坦言「睇唔到入面(互委會)有乜政治性」,每次開會也是處理民主議題,反問:「每次開會都係講民生嘢,點解政府去到呢啲基本反映意見、反映民生嘅團體,都要取締呢?我真係唔明白。」

顏汶羽指整個地區諮詢架構應一併檢視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觀塘區議員顏汶羽認為,取消互委會對居民影響不大,又指互委會功能與過往有很大分別,「以前仲做埋巡邏、保安」,現在只是把居民意見向邨管會反映,認為相關工作與區議員、分區會等有所重疊。

顏汶羽認為,整個地區諮詢架構應一併檢視,包括互委會、區議會、邨管會、分區會等,經全面檢視和諮詢後再制定新機制,認為目前局部檢討的做法欠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