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嶼︱議員料收支掹掹緊:造價只增不減 倡以土地換私人填海

撰文:文維廣
出版:更新:

「明日大嶼」交椅洲三島方案出爐,造價估算調高16%至5,800億元,賣地收益估算則下調35%至7,500億元,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坦言造價「只會多、唔會少」,認為收支只會「掹掹緊」。本土研究社陳劍青則認為最新造價被低估,除未考慮長達20年的工程期變數及通脹,還有工程難度,人工島項目相比過往填海工程水深多一倍,坊間已有團體估算造價要達到8,000億元。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指,以目前的經濟環境,相信發債不是適合的融資方案,而「興建-營運-轉移模式」或會減低政府對於未來道路交通收費的主導性,建議考慮「鐵路加物業」及由「公私營填海合作」。

劉國勳稱發債不可行:低息無人買 高息負擔重

劉國勳認為政府的估算務實保守,而隨著成本及收益距離收窄,要小心平衡物料及工程費用的變動,而且同期有北部都會區等大型項目上馬,政府要及早做好長期預測及估算。他稱以東涌填海4米水深為例,今次水深達8米,工程難度增加,但據了解,最新估價已經考慮了相關因素,相信成本可以控制。

政府就項目提出四個可考慮的融資方案,劉國勳指以目前的經濟環境,如果選擇發債,若果息口低,相信吸引不到人購買;如果高至8、9厘,則會令政府財政負擔加重。他提到以往採用「興建-營運-轉移模式」建造的大欖隧道和西隧,弊病是政府對服務收費缺乏主導權,人工島在無其他道路選擇下,市民恐須「硬食」。他建議採用公私營合作填海融資方案,交由私人發展商填海,並以部分土地作為回報,一如70年代沙田第一城填海模式。

田北辰料加鐵路走線 造價進一步推高至$6,100億

人工島涉及多項交通基建,當中過海鐵路綫起點由屯門內河碼頭,改為洪水橋,以連接港深西部鐵路,田北辰指依照新走線,該鐵路最終主要服侍北都會人口及跨境客,等同將屯門50萬人口棄之不顧,形容政府「日思夜想都係北都區…但北都會十劃都未有一撇。但每日有幾多人(從內地)落嚟?塞唔塞得滿架車?」但他說,有信心最終方案會增加走線,但造價就「唔係呢條數」,估計會進一步推高至6,100億元。

本土研究社陳劍青。(資料圖片)

陳劍青質疑嚴重低估造價 只計交椅洲人工島

陳劍青則指,目前造價是按照4年前估算再調整物價,並無考慮未來工程期內通脹,加上填海比以往項目深水一倍,認為造價可能嚴重低估。而且新項目不再沿用上屆政府的「明日大嶼」名稱,造價上只計算交椅洲人工島,撇除了在欣澳建鐵路設施等開支,直接令造價變少,笑言「改咗名就變平咗」。而且工程期長,有很大不穩定性及變數,包括未來土地的需求,因為香港人口增長到2041就到達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