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解碼】解構香口膠製作原料及過程 原來真係食緊「膠」?

撰文:食力
出版:更新:

吃香口膠時,一定會呈現出一種的狀態,就是嘴巴持續咀嚼停不下來,這也成為我們常推測他人是否在吃香口膠的有趣線索,不過,為什麼吃香口膠是嚼個不停,而吃到最後會沒有了味道,便會把香口膠吐掉?我們都知道香口膠不能吞下肚,但咀嚼的香口膠究竟是什麼做的?又是如何製作?
文:曹皕晴/食力

原來,香口膠是天然樹膠或合成橡膠,並透過混合糖或甜味劑、軟化劑、香料、色素等完成的食品!

所以原來我們都在吃橡膠?一聽到樹膠和橡膠大概讓人百般驚訝,但是別緊張,樹膠顧名思義來自於樹木,而人們咀嚼樹膠可不是現在才有,根據台灣留蘭香股份有限公司探討香口膠的緣起,早在幾世紀以前,古希臘人就已有咀嚼乳香樹樹脂的紀錄,當時便作為清潔牙齒、清除口氣等用途,而現今我們吃的香口膠,則是從1860年代被引入美國的糖膠樹膠演變而成。早期香口膠的原料糖膠樹膠,來自於中美洲一種稱為人心果樹中的乳膠,而由於天然樹膠的數量無法供應大量製作香口膠,因此現在香口膠的主要基底「膠基」,多以合成橡膠為基礎。

香口膠是以天然樹膠或合成橡膠,透過混合糖或甜味劑、軟化劑、香料、色素等原料完成的食品。(VCG)

膠基是香口膠中的咀嚼本體,也就是天然或合成橡膠,合成橡膠是透過聚合物組合而成,運用天然樹膠原料再加上合成物質如聚醋酸乙烯脂、丁二烯苯乙烯橡膠等、食用蠟以及軟化劑等組合為合成橡膠。而膠基原料,在尚未加工製作為香口膠前,還只是一個看似平凡的合成橡膠,再經由後期製作程序後,才會更加成型。

膠基需要透過加入甜味劑、香料等才會具備風味。在完成膠基原料後,首先須透過溶解後才能進行加工增加香味、口味以及軟硬口感等,主要製作過程可以分為溶解過濾、調味攪拌、輾壓、裁切、靜置熟成等步驟。
(食力提供圖片)

首先,將原料膠基加熱溶解並再次過濾雜質,待過濾完成後加入砂糖或甜味劑,讓香口膠有甜味,而加入砂糖或甜味劑的做法則是依照香口膠的屬性,如無糖香口膠便會以甜味劑取代糖分。另外,加入軟化劑如甘油等,使膠基能更為柔軟而建立出更具咀嚼性的口感,而咬嚼時最在乎的香口膠口味,如薄荷、草莓以及葡萄等各式口味,則是香料和色素的功勞,讓香口膠擁有不同的色彩與滋味。當膠基內加入上述等成分後,便會經由機器持續攪拌待其互相融合,再經由滾筒機器輾壓成薄長膠團,此時離我們想像的香口膠已愈來愈近。

我們常食用到香口膠形狀,主要有片狀和粒狀香口膠,此兩種分別歷經不同塑形的過程:(按圖看)

+1

至於可以邊咀嚼邊吹出泡泡形狀的泡泡糖香口膠,則是膠基中合成物比例不同的結果,為了能具有可以吹出泡泡的膠膜性質,於合成橡膠聚合物的成分含量相對較高。現今的香口膠,膠基成分多為合成橡膠,膠基屬於不溶於水的物質,因此吃着香口膠,除了口感之外其實是吃其中的甜味,讓口水分泌而溶解香口膠中的糖、甜味劑以及香料等,自然而然愈吃香口膠也漸漸無味了。

了解香口膠的製作過程和演變後,或許下次將香口膠送入口中咀嚼時,可以想像着幾世紀前先人咀嚼乳香樹樹脂的情境,說不定會也會感到會心一笑呢!

延伸閱讀:

搞笑諾貝爾獎學者談:嚼口香糖的意外好處?

恰似熟悉的甜蜜——甜味劑

參考資料:

台灣留蘭香官網

【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你嚼的口香糖是怎麼做的?顛覆你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