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菜青年】剩食不廢 力幫「賣剩菜」洗底 一頓飯抗主流價值

撰文:蔡欣恩
出版:更新:

傑青用2年供斷一層樓,為成功落了定義。羅業閔,外號葉問,29歲青年,沒樓,收入僅夠餬口,在主流眼中,應該是個不折不扣的廢青。他卻對所謂「成功」與「主流」特別批判,「香港那種最被歌頌的『成功』只是意識形態,是推動人乖乖地返工的謊言。」
他與朋友發起「傳剩行動」,每星期到街市回收剩菜,轉贈普通街坊,希望幫「賣剩菜」洗底。傑青與廢青只一線之差,廢物與食物亦然,視乎你用怎樣的尺來量度。
攝影:李孫彤、龔慧

用廢磚堆成的爐灶煲羅宋湯,據說柴火煲湯特別美味。

葉問在「野人」莫皓光的自然導賞課程認識一班理念相近的朋友,今年中發起名為「傳剩行動」的剩菜回收行動,每星期帶義工到街市,將菜販本打算丟棄的剩菜分予街坊。所謂義工,都是Friend搭Friend搭Friend認識的熱心人,甚至是萍水相逢的街坊;與外面剩食回收團體有點不同,領取者不論貧富,男女老少,每位經過的街坊都能拿菜。

葉問不單單負責回收與再分配,他自己亦是用家,每次行動,他都拿些瓜菜回家。其實回收得來的蔬菜是否次一等?葉問不打算過分美化剩菜,「剩菜的確不及買的菜新鮮,拗開條青瓜都沒那麼多汁,但那分別是可以接受的。我們只是不願還可以吃的食物被浪費。」

拾來剩菜雖不完美,煮成的羅宋湯卻又甜又足料。

他將前一天收來的西芹、紅蘿蔔、洋蔥與大量蕃茄來煮一鍋羅宋湯,收回來的8個蕃茄當中有一個被蟲蛀了個洞,切去便可如常食用。西芹、紅蘿蔔與洋蔥只有些微破損,看起來依然有市場價值,卻差點被丟到垃圾筒。葉問將蔬菜切好,用自己搭的磚爐在屋前燒柴煮湯,鄰居兼房東踩單車經過,胡侃道:「柴火煲湯最好飲。」搭爐的磚是建築公司棄置的,作柴的木材也是拾來的,於是一堆拾來的「破爛」,成就了一碗足料熱湯。

上月他與朋友用拾來的木板搭了一架木頭車,將回收來的剩菜煮成小吃,在德輔道中變成行人專用區那天擺檔,免費送贈路人。他用商販捐出的一箱50個完好無缺的外國蘋果,與烘焙店贈予的過期肉桂枝煮蘋果醬,塗麵包或沖熱水飲也極香甜。弔詭的是「過期」肉桂枝被零售商「賦予」一年保質期,反而成了被丟棄的理由。一年保質期不過是極其保守的估算,食物只是來不及在「Best Before」前賣出便成為廢物。當肉桂的氣味從蘋果醬裏飄來,更加感受到剩食蒙受的不白之冤。葉問透過回收剩食再派予街坊,希望慢慢改變大眾對「賣剩菜」的厭惡態度。

葉問與朋友發起「傳剩行動」,每星期到東涌和元朗街市回收剩菜,轉贈街坊。
有次行山走到一條山澗,我們赤裸跳進水裏,當時有種強烈的喜悅,人回到大自然,才是重獲自由,好像回家一樣自在。
「傳剩行動」發起人  葉問(外號)

邊一個發明了返工?

不時有人叫他「廢青」,到底廢青是如何煉成的?曾經他也是穿裇衫西褲上班的芸芸眾生之一,分別做過地產、保險、銀行業,最後那份銀行工掙錢不多,不過收入穩定,他卻有種虛無感。「我的工作是要替有錢人變得更有錢,令一千萬身家多一個零。每日睡8小時,只有16個鐘是你能把握,我卻用來跑數,做自己不享受的事。再留在銀行也許會捱到升職,漸漸成為中產;要不就是經濟崩潰,銀行沒半點同情就炒我,沒甚麼意義。」

「返銀行工常常被上司『捽數』,個人好大壓力,有次行山走到一條山澗,我們赤裸跳進水裏,當時有種強烈的喜悅,人回到大自然,才是重獲自由,好像回家一樣自在。那時候生活唯一動力是每星期跟朋友行山。」沒多久終於辭去工作,靠補習、裝修兼職維生,幾千元夠支持衣食住行便可。「如果你需要1萬元生活,你就要妥協賺1萬元所用的時間,那我惟有把需要的錢降到最低,妥協最少的時間,重新決定每天16個鐘怎用。」

把拾來剩食煮成晚餐,日常每個環節,都貫徹他的信念。

既然無可避免要工作賺錢維生,他選擇了一份幫他靠近理想的工。「裝修是一種創造,它帶給我很實在的存在感,一種Being的感覺。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親手建自己的房子,一間不用冷氣機都很涼爽的房子。」所謂自己的房子,其實只是租來的鄉下地方。他距離「買到樓」依然有幾光年。

「有人努力賺錢,待退休做自己想做的事,但這不是我的選擇。我想去旅行的話,不會用兩年時間儲十萬拿來旅行,而是立即出發,用別的方法解決問題。」他與朋友幾年前從香港踏單車,經西藏、印度、巴基斯坦、踩到歐洲,大半年來餐風露宿,才來到巴黎鐵塔終點站。這種成功未必獲得大家讚嘆,卻毋須博取他人艷羨,「我眼中的成功是100人有100種定義。」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