髮菜好食貼士|簡單5步浸洗煮更鮮爽 國家級保護一小撮彌足珍貴

撰文:尹嘉蔚
出版:更新:

髮菜的人氣近日被網民熱話推高,有位著名KOL因為以極其主觀的感受及刻薄的嘴臉來比較五星級酒店Ritz-Carlton的$688一人份盆菜;及出名服務基層的基隆茶餐廳之$128一人份盆菜,而大彈後者難吃、鮑魚細、蝦霉、髮菜極少…及後又硬性植入生髮水廣告,被公眾評擊其行為「離地、無知、乞人憎…」,連日來引起罵聲不斷,同時令其合作單位與該名KOL紛紛劃清界線。

這裡不欲多談那些行為,反而想與大家了解一下為甚麼髮菜量年年減少,價格卻持續遞增?髮菜與環境保育息息相關,市面髮菜有真、有假,如何辨別真偽?培植髮菜已經多數取締了野生髮菜,如何處理使過年菜餚更可口?

基隆茶餐廳(資料圖片)

「髮菜」,外型酷似頭髮,諧音似「發財」,是新年的好意頭食物。盆菜、中式羹湯、燜豬手等也見到它的身影。髮菜究竟是甚麼,來自哪裡?

現在吃到的髮菜多以海髮菜取代,亦有少數為人工種植的。(資料圖片)

髮菜有兩種為何禁採收?

髮菜主要有兩種,一種來自沙漠,是人所共知的髮菜,另一種來自於海洋被叫做「海髮菜」。沙漠的髮菜屬於陸生藻類,可耐高溫、寒冷與抗乾旱,在中國甘肅、陝西、青海等乾燥的沙漠地區中生長。經收採、挑選、風乾及整理形狀包裝後推出市場出售。髮菜對沙漠的生態環境十分重要,為土壤保水,鞏固沙土,減緩沙漠化發生。

2000年前,民眾常吃的髮菜多數來自沙漠,由於多透過野生採收,耗費人力之餘,採集數量少,約每16個足球場面積,只收約2兩(約75.6公克)的髮菜,使髮菜的價格曾飆到每公斤125元美金,同時導致多個地區因過度採收使數量大減,令沙漠化更為嚴重。直到2000年,中共國務院考量水土流失、沙塵暴問題,將髮菜從保護級別由二級提升為一級,禁止採集,及其相關製品的收購、加工與銷售和出口。

為何現時還見到有髮菜呢?

我們現在吃到的髮菜多以海髮菜取代,亦有少數為人工種植的。有些不法商人以澱粉、海藻酸鈉或粟米鬚加以染色,矇騙消費者。在支持環保下,建議少吃髮菜、選髮菜代替品、到可靠的商家購買良心產品,以免影響健康。

煮髮菜蠔豉燜冬菇,可在燜煮冬菇蠔豉的最後15分鐘加入鍋中,這樣便能吃到爽脆美味的髮菜了。(資料圖片)

按圖看如何真假髮菜的5大分別 及 處理培植髮菜的最佳方法:

相關文章:辦年貨|髮菜高鐵高鈣高蛋白!髮菜分真假5大方法加呢樣浸更柔滑!

另外,處理培植髮菜的最佳方法請到下圖了解︰

+1
髮菜蠔豉燜冬菇食譜

相關文章:【髮菜蠔豉燜冬菇食譜】發財好市賀年菜!以形補形防脫髮添潤澤!

延至閱讀︰賀年食品|辦年貨揀靚冬菇瑤柱蝦米海參貼士 附發冬菇海參秘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