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術迴戰|特級咒具「游雲」三節棍 拿中段揮兩端真的好嗎?

撰文:公相君
出版:更新:

作為一直有看《咒術迴戰》漫畫的人,早就能覺得它登陸Netflix 後會成為熱播之一。動漫內各咒術師用上不少「咒具」,當中禪院真希使用的特級咒具「游雲」,令人印象深刻。不過,真希使用這三節棍時,除了開首拿著兩端,很多時都拿著中節,靠兩邊舞動攻擊,這樣用三節棍真的好嗎?

特級咒具「游雲」

簡單說,《咒術迴戰》的故事講述一些有咒力的咒術師與咒靈搏鬥。女主角之一的禪院真希沒有咒力,唯有用本身已有咒力的武器攻擊咒靈,這把三節棍「游雲」正是其中一把。

可以看到真希除了一開始拿著兩端,但攻擊時就變為拿著中節,三節棍的用法是否如此?

三節棍的歷史

三節棍,又名三截棍、三節鞭、盤龍棍等,乃一種中國傳統軟兵器。它由三條等長的短棍串連而成,短棍間的銜接處則以一個或多個金屬圓環牢牢扣緊。三節棍的真正歷史已不可考,有人認為它是雙節棍的其中一個變種,而雙節棍則可追溯至春秋時代的梢子棍。

梢子棍又名連珈棍,早在《墨子‧備城門》中便有所記載。它由兩節長短不一的棍棒所組成,短棍約長45 cm,稱為「梢子」;長棍則為155 cm,稱為「棍身」。兩棍同樣以圓環扣緊,方便兵士從高處敲擊對手。

及至宋代年間,梢子棍已經成為軍中的常用兵器,甚至有說宋太祖趙匡胤就是憑梢子棍法名動四方。無獨有偶,宋太祖所創的「盤龍棍法」,據聞亦是少林棍法的源頭之一(詳見知拍任君鬥——《劍經》)。所以宋代以後的梢子棍法,以及由之演變出來的雙節棍,都被視為少林拳系的兵器。

假設三節棍真的脫胎自雙節棍,那三節棍應當最早見於宋代中期,而且以北方的習者為主。事實上,現時大部份的三節棍套路,都確實出自少林拳系或其他北方流派。例如東北地區的螳螂拳派,便有一套廣為傳誦的「虎尾三節棍」:

可以持中節,但力量就不大了

三節棍的實際應用技法,可以用持棍的方式劃分:

1. 若習者雙手分持兩端梢節,便是將之當成短棍使用,再以中節進行格擋或壓制。同時三節之間亦可互相配合,纏絞、夾緊對方的兵器。

2. 若選擇一手持梢節、一手持中節,則可當梢子棍般運用,以最前端的梢節掃擊敵人,偶爾亦可以用後手梢節的末端敲擊對手。據聞此式乃三節棍中的主流用法,學者必須加以熟練。

3. 若雙手同持中節,便屬所謂的「花法」,即透過旋轉棍身來做出各種高難度動作。此式主要用於表演,亦不排除能夠在搏擊中擾亂敵人,或偶爾掃擊到對手。

4. 若以單手或雙手持一邊梢節,則是用於長距離攻擊,亦可如鞭般越過敵人格擋。不過這種用法耗力較巨,而且幅度過大,不宜常用

梢子棍之所以有效,是因為「梢子」可以「越過」盾或防守的兵器打中對手。梢子棍長節連著短節,用者拿著長節的底端,長節的上端打在別人的盾,短節才能越過對方防守。

假如三節棍想做到此點,就應該用上述(4)的握法,因為拿著中節(3)的握法,打擊時末兩端的棍其實也未能越過對方防守。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你正拿著中節的末端,除非你的手撞向對方的盾或兵器,否則就不能「越過」對方的防守。

那麼倒不如用握法(1)和(2),更易用來防守,打擊也更有力。

當然,如果你的武器有咒力可以打飛對手,你怎樣拿也可以。而且一格格重播時,也看到真希會用握法(2),果然「識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IxVXoXCFRc)

話雖如此,拿著中節舞動需要不少技巧,與長棍不同,舞棍花時感覺一不留神就會打中自己。而且真的很有型,用作表演的確吸引:

最後,雖然三節棍屬於北方武藝,但它在香港的「知名度」卻絕不低。蓋因很多香港人熟識的武打明星,都曾在銀幕上示範過三節棍法。例如劉家輝師傅,便在經典電影《少林三十六房》中使用過三節棍,以下片段中看到他較常用的是握法正是(1)和(2):

武圖App2

你知道日本弓道中的「射法八節」嗎?點擊圖片觀看說明:

+4

你一定好奇的「印度八大兵器」,點擊圖片觀看文字說明: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