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拳冠軍掉下兵器拳腳對付盔甲對手 原來中世紀騎士武士早有先例

撰文:衛爾良
出版:更新:

近日,傳奇踢拳拳手John Wayne Parr體驗盔甲兵器對打時,主動掉下兵器以拳腳應付。到底他的行為合理嗎?其實中世紀騎士武士早有先例。

+6

John Wayne Parr是澳洲傳奇踢拳拳手,他曾贏得10個世界冠軍頭銜,包括2013年 WKA世界中量級東方錦標賽和 2010 年泰拳世界中量級錦標賽。 時至今日,Parr仍然活躍於職業踢拳比賽上。他在2020年跟ONE Chmapionship簽下六場比賽合約。他的職業踢拳戰績為133賽99勝34負(46 KOs)。他還因拍攝了一部關於他的生活的紀錄片《Blessed With Venom》而聞名。

Parr在11歲開始練習跆拳道。他在1988年於昆士蘭QE2體育場參加跆拳道比賽,並贏得亞軍。他的戰鬥力開始獲得認可。 1990年,他開始轉投踢拳訓練。在14歲時,Parr參加了他人生首場踢拳比賽,可惜以分歧判定落敗。兩年後,Parr以16歲之齡展開職業格鬥生涯,並在17歲時贏得他的第一個澳洲冠軍。1996年,Parr移居泰國深造4年,期間參加了30場比賽,並贏得兩個世界冠軍頭銜。

近日,John Wayne Parr 在Instagram上載一段影片。片中記錄了他獲邀參於中世紀兵器格鬥拍攝對打時,Parr竟然決定拋下手上兵器,以泰拳技術跟對手一決高下,使對手無法施展手上的長柄斧。不過,在拳腳比拼的過程中,當Parr試圖把對手拉過來纏鬥時,他最終被盔甲割傷了手指。

其實,在現實中真的會主動拋下手中兵器跟披甲敵人赤手空拳對打嗎?

對付盔甲敵人也能靠空手武術?

若要舉出防具表現極緻的例子,相信不少人會想起中世紀歐洲的「全身板甲」(Full Plate Armour)。大家千萬不要以為,身穿板甲的騎士如電影、漫畫中展示般「笨重無比」、「動作緩慢」,其實板甲在設計時已經把活動能力計算在內:務求在提供保護之餘,亦不會對裝備者的身體活動造成過分限制。

因此板甲的活動範圍實際上比一般想像的還要大,可以作出大部分基本體能動作,包括快速奔跑(當然會比常人慢一些)、平躺後站立、跳躍上馬、側手翻等等。

+1

除了以往【武備志】介紹過的破甲招式「半劍」「殺擊」,或用上破甲兵器,或攻擊板甲弱點外,其實無論東西戰士都會用上一種技術——摔跤。

一般而言,在中世紀對付裝甲騎士會有以下數種方法。第一,針對板甲的弱點部位進行刺擊。第二,以鈍擊兵器或質量較大的兵器打擊。第三,剝奪騎士的移動力或攻擊力。而摔跤技術則屬於最後者︰「限制對方移動力,減低對方攻擊威脅」。

首先,金屬護甲能夠抵消大部分砍劈攻擊,雖然可以刺擊攻擊板甲間的弱點,例如眼部縫隙、腋下、手肘內側、胯下、腕甲邊緣、膝蓋及大腿後方等部位。可是,一來對方會刻意提防,二來在移動間攻擊盔甲弱點的難度十分高。

因為摔跤是利用人體重心、關節限制來令對手失平衡倒地,所以對披甲對手同樣湊效。一方面在纏抱的狀態下,對方沒有足夠空間揮動手上的主兵器,如長劍、矛、盾等,能夠一定程度弱化對方攻擊。

(影片擷取自:YouTube,http://bit.ly/2kRCSbt)

一旦對方倒地,為了恢復站立姿勢,對方手上兵器將會無效化。若上位者能加以操控對方體勢,便可制壓對手乘隙攻擊對方弱點。而且對方在地上等同完全失去移動力,能輕易被己方包圍夾擊。還有在倒地狀態下,倒地者即使揮動兵器攻擊,亦會威力大減。

可是,使出摔跤亦同時伴隨著一些風險。假如己方在防護裝備上不及對方,必須闖過對方兵器攻擊才能接近,進入纏抱距離。而假如己方人數少於對方時,即使成功摔倒對方,自身亦會因為失去機動力而遭到包圍打擊。

而且假如對方暗藏小刀或匕首,在地上混戰期間,施摔者可能反被刺中要害。

最後,若自己在摔跤途中反被摔低時,以上所有反效果將歸於自身,令自己陷入被壓制的危機。

簡言之「在戰場倒地等如死亡」,戰場上的摔跤技法較適用於己方人數佔或單對單的情況下,而且伴隨風險較高。

武圖App2

包括香港在內,現時世界各地都有不少的武術愛好者,嘗試重塑大槍技法。他們的不少技法,便是取材自《手臂錄》。點擊圖片,觀看香港八極拳協會盧韋斯師傅的示範】

+8

你知道日本弓道中的「射法八節」嗎?點擊圖片觀看說明:

+4

你一定好奇的「印度八大兵器」,點擊圖片觀看文字說明: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