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內地推動日常生活現代化 強制垃圾分類「逼瘋」上海人?

撰文:趙觀祺
出版:更新: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制定得有多鉅細無遺呢?官媒《人民日報(海外版)》旗下公眾號「俠客島」特意製作了趣味問答:「那尿不濕是乾是濕?糭子和糭子葉如何明斷?包着狗屎的報紙怎麼處理?一切食物殘渣都是濕垃圾嗎?」

上海市正式實施被稱為「史上最嚴」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視覺中國)

對照《條例》規定,水產固然是「濕」,其外殼卻被歸類為「乾」;食材廢料屬「濕」,而粽子葉、粟米葉則又歸作「乾」;雖然豬骨和雞骨都是骨,但原來雞骨為「濕」,大塊豬骨卻是「乾」;包狗屎的報紙也分為兩部份,報紙是「可回收垃圾」,內藏的狗屎卻須分隔出來,劃入「乾垃圾」之列。

自願垃圾分類,實行多年成效不彰

上海的垃圾分類已推行多年,《條例》的步伐只是大了一些,但絕不是忽然從天而降,殺市民一個措手不及,刻意「逼瘋」上海人。

2018年,上海垃圾房安裝了垃圾處置器,幫助完成濕垃圾源頭減量的任務。同年9月,上海又推出垃圾回收互聯網平台,居民只要在家中使用手機程式,便可讓社會回收人員上門回收廢品。科技令生活更便捷,市民才會有更大動力配合垃圾分類回收。另外,上海設有獎勵機制,市民可藉垃圾分類換取積分,兌換生活用品,又或直接折現為金錢。

由此可見,上海立法強制垃圾分類前,早已從科技和制度設計入手,讓市民有心理預期和適應階段,如此大費周章,正是為了源頭減廢。俠客島指出,上海12天產生的生活垃圾足以堆滿一座東方明珠,23天則能堆滿一座環球金融中心。為了清掃、運輸、處理生活垃圾,全國每年耗資千億元以上的財政資金。

上海12天產生的生活垃圾足以堆滿一座東方明珠,23天則能堆滿一座環球金融中心。(視覺中國)

上海市政府所在的黃浦區為例,2018年常住人口約66萬,用於環境衞生的公共財政支出為15億元,折合每年人均2300元。

可惜的是,垃圾分類討論已久,但成效有限。早於2000年,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南京、廈門和桂林共八座城市被選為「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2014年有報道指,杭州將垃圾分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廚房垃圾和其他垃圾四類,設四色垃圾桶,並免費提供可分解廚餘垃圾袋,但是居民缺乏環保意識,以廚餘垃圾袋裝其他垃圾,扔垃圾時哪個回收桶近就扔哪個,分類形同虛設。部份小區想推「實名制」(登記姓名)卻遭居民強力抵制。

其實要做好垃圾分類,不能只依靠基礎建設,同時也要提升行政效率,才可以建立完整機制。可是內地政府過去的表現卻令人失望,即使名義上有垃圾分類制度,內地90%以上可回收廢棄物都被送到發電廠燒掉,或送到垃圾掩埋場埋掉;以建築垃圾為例,每年逾15億噸垃圾,僅回收幾千噸。是次上海大刀闊斧實施《條例》,表明要將「自願」改為「強制」,要改變的對象不只是民眾,政府自身都被倒逼出政治能量,改善現行跟進機制。

內地政府過去的表現令人失望,即使名義上有垃圾分類制度,內地90%以上可回收廢棄物都被送到發電廠燒掉,或送到垃圾掩埋場埋掉。(視覺中國)

就強制垃圾分類,上海已部署好相應設施,針對「濕垃圾」作資源化處理,例如餐廚和廚餘垃圾,經處理後可轉化為富含有機物質的營養土,至於「可回收垃圾」如廢紙箱,顧名思義可循環再用,轉廢為能。最理想的狀況是,強制分類後連帶「乾垃圾」數量也大大減少,即使仍要大批送入焚燒發電廠和掩埋場,經濟負擔和環境污染隱患卻將大大減輕。

提升國民質素,從廁所革命到垃圾革命

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經濟發展突飛猛進,一整代人在滾滾歷史洪流中把握機遇,創出新天地。然而,近年官民各界都反思「唯GDP論」的害處,環境保護、醫療教育及司法公義都頗受影響,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未獲滿足,生活品質未有隨國力節節上升。

有見及此,內地政府提出着重GDP的「品質」,提升民眾的「獲得感」,改善生活環境,令改革開放紅利可以惠及社會各階層。

正是在此大框架下,上海作為中國的經濟重鎮,冀能發揮示範作用。中國的「現代化」不止於浦東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也不限於四通八達的高速鐵路網絡,真正的「現代化」應該體現在日常細節,見諸於生活各層面,包括如何處理先進城市的副產品:垃圾分類。常言道,要看一個國家的質素,就應該看看那個國家的廁所。如何處理垃圾,也能反映文明水平。故此內地政府繼「廁所革命」後再獻新猷,推行「垃圾革命」。

內地正進行「廁所革命」。(視覺中國)

由工廠生產到消費文化,中國都是現代化的「後進者」,這一點在「垃圾革命」也不例外,官方推行手法和目標都有先例可循,以期發揮「後發優勢」。

對於強制分類垃圾,上海市民一時適應不來,抱怨分類太麻煩及花時間。不過,政策制定要以長遠計,每當引入新的生活模式,難免會有磨合期,但只要接下來逐步解決小問題,兩三年後就可以提升生活環境,養成公民品德,向世界展示中國人民「倉廩實知禮節」一面。

作為中國垃圾分類的「導師」之一,日本就是個好例子。據內地「人文經濟學會」介紹,日本經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步入先進國家水平,垃圾分類也始於此時,最早只有可燃和不可燃之分。隨着環保和回收觀念興起,垃圾分類變得格外精細,國民也隨之學習和適應,同一件垃圾的不同部份都要區分:塑膠瓶蓋和塑膠紙屬於一類,瓶身卻屬於另一分類。香煙盒外包是塑膠,盒子是紙,鋁箔卻是金屬,這三樣東西也要分類,再投到指定的垃圾袋。

垃圾分類是為了改善「生活品質」,更是為了訓練「國民質素」。日本的垃圾分類遵循嚴格時限,若錯過指定日期,國民只能將垃圾存放家中,留待下一個收集日投放。因此日本家庭養成習慣,通常有個小空間,專門用來儲存垃圾。據媒體報道,日本橫濱的垃圾分類手冊長達27頁,內含518項條款。不要說外國留學生,就連日本家庭主婦,也要經常參看手冊,以免弄錯。

日本的垃圾分類亦相當複雜。(視覺中國)

有論者認為中國人民的質素還有待改進,目前出門在外也可能因隨地便溺而出醜人前,如果強推垃圾分類,似乎並不可行。這種論點除了帶有歧視而絕不可取,也忽略施行地點是一線城市上海。市民「衣食足而知榮辱」,公民質素有別農村小鎮。況且從日本經驗可知,公民質素是個「有雞先」抑或「有蛋先」的問題,垃圾分類驟然間可能令人覺得難以適從,但只要實際上可行可操作,配合獎懲機制和教育宣傳,公民質素是可以「訓練」出來的。

港府乏政治魄力,藍廢紙黃鋁罐啡膠樽原地踏步

平心而論,如果上海可以在分類方法一項,再循步漸進一些,如日本般不求一蹴而就,慢慢增加分類的細項,提升辨別垃圾性質的要求,市民的迴響可能更正面,毋須上海市廢棄物管理處刻意想辦法,推銷「簡明」口訣:「可回收物記材質—玻、金、塑、紙、衣;有害垃圾記口訣—藥(要)油(有)電燈;濕垃圾記原則—易腐爛、易粉碎;其餘都是乾垃圾!」可是這一場「垃圾革命」依然是瑕不掩瑜,總勝過繞起雙手甚麼也不做。

回顧香港的垃圾分類之路,多年來仍止於「藍廢紙、黃鋁罐、啡膠樽」的舊機制,自願分類回收未能收得成果,政策擬定亦未能跟得上時代步伐,致使相關領域停滯不前。與內地各大一線城市相似,港府也期望將寶貴的公共財政資源投入其他民生領域,而不是用來處理垃圾廢物,費盡心思去發掘額外的堆填和焚化效能。不過港府卻缺乏相應的政治魄力,收拾好城市發展的爛攤子,將良好生活環境交到下一代手裏。

香港的垃圾分類之路,多年來仍止於「藍廢紙、黃鋁罐、啡膠樽」的舊機制。(視覺中國)

相較於上海,香港推行環保政策不僅面臨立法上的缺失,科技運用上亦落後於人,模式上也缺乏經濟誘因鼓勵市民參與。多方面的落後,只能說明政府猶疑不決。改變市民的生活習慣與模式,教育必不可少,但考慮到其收效甚緩,以及可控性不強,香港政府必須更積極立法規管,並輔以科技、經濟方面的獎勵,讓香港成為一個更環保的城市。

上海推行強制垃圾分類,雖然最終效果有待觀察,但至少開創先例,香港社會上下應從中取長補短,思考如何解決垃圾問題。

垃圾分類是為了改善生活質素,更是為了訓練國民質素。由環保團體扮演的垃圾分類人偶在公園和孩子互動,宣傳垃圾分類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