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條例】年輕人教曉香港的5件事:堅持到底、沒有大台仍團結

撰文:卓柏安
出版:更新:

《逃犯條例》修訂風波至今,引發了兩場香港史上最大型遊行,同時亦發生了6.12警民衝突,局勢急轉令一直堅持要通過條例的特區政府和建制派終轉軚,特首林鄭月娥亦強調與各界達成諒解前,不會重推修改《逃犯條例》的工作,即修例已形同撤回。有參與遊行人士則不滿林鄭沒有明確說明「撤回」修例,亦沒有回應收回「暴動」定性等相關訴求,可能有下一步行動,令外界分析政府的危機未過。
是次修例風波中,反對一方得以「絕地反擊」,其中一大因素必然是年輕人願意走出來。當不少成熟巿民及老練政客認定因立法會內建制派「夠票」,修例議案必然通過之際,許多年輕人卻是「就算失望、不能絕望」的勇氣,以各展所長、團結各方等策略而繼續爭取,最終改變局面。網民綜合是次反修例的局勢變改,指教曉香港社會最少5件事。

是次逃犯條例風波之中,年輕人成為反修例的最重要力量,令老練政客亦瞠目結舌。(資料圖片)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1.    堅持到底
6月9日民陣公布有103萬人參與遊行,警方則指高峰期有24萬人,政府當晚宣布會如期恢復二讀。當許多泛民支持者都覺得政府硬推條例「必過」,但不少年輕人仍沒有放棄,在機會渺茫之際仍然採取各種行動,爆發警民衝突後仍沒有退縮,令條例終要暫緩;而6月16日200萬+1人大遊行後,林鄭月娥今日(6月18日)現身向港人道歉,而修例已等同撤回。

民陣不滿林鄭沒有回應他們的五大訴求,包括撤回條例。(羅君豪攝)

2.    無大台仍秩序井然
兩次反修例大遊行雖由民陣發起,但並無明顯牽頭人物或意見領袖,反而是許多年輕人自發參與,並透過社交軟件或網站溝通和組織,到遊行現場再按情況互相幫助,結果即使「無大台」,但仍秩序井然。《洛杉磯時報》撰文分析,指香港已經發展出一種的社運模式,不需要領袖,因為參與者已經有一定默契及共識。

有人遊行後回家,有人則在金鐘留守,年輕人從不同方面去表態反對修訂《逃犯條例》。(資料圖片)

3.    各展所長
年輕人有不同專長,是次反修例運動中,不少參加者是中學生或大學生,或是剛畢業的職場新鮮人,他們年輕有衝勁,能以個人專長想辦法去表態,例如熟悉外語就撰信給外國政府,訴說現時香港情況,要求當地政府關注;熟悉法例人士則將法律知識加入文宣之中,以理服人;擅長平面設計者,就自發製作吸睛的宣傳品;有創意的網民,更想出「混入敵陣」、「以敵之矛、攻敵之盾」的妙計去反攻,招式多到令許多政治老手眼花瞭亂,由衷拜服。
而去到遊行現場,人數多得大會根本無法兼顧,但年輕人自發互助,更幫忙回收及將垃圾分類,每當有救護車經過,人群中便有人自發維持秩序去讓路,大家又在通訊軟件中不停發放有用資訊,秩序好得令外國記者嘆為觀止,贏得國際讚賞。

↓↓↓ 立即點擊觀看網上流傳的反修例長輩圖↓↓↓

+1

4.    爭取更多認同
年輕人在進行反修例宣傳時,雖然有人強力攻擊撐修例者,甚至攻擊個別商戶,但有人提出要爭取更多認同,如能爭取反對者支持,更是削弱敵陣力量。年輕人一方面以顯淺例子向街坊說明修例對一般巿民的影響,另一方面更以長者最易受落的「長輩圖」發放反對資訊,又到社區派發傳單,爭取更多街坊認同。不少網民在社交網站分享「成功經歷」,漸漸成為一種風潮,有網民更表示,長輩圖功能奇大,使家中長輩都開始反對修例。

警方6.12衝突整個行動中,發放了超過150枚催淚彈、約20發布袋彈、及數發橡膠子彈。(資料圖片)

5.    團結就是力量
反修例路上,就算是同道人都有不同策略或意見,有人在遊行後和平散去,有人希望通宵留守,有人可能採取較激烈行動。過往許多政治團體都會因「道不同不相為謀」而互相攻擊,或指互相責對方是「鬼」。是次反修例的運動中,網民發現每當有人互相指摘,就會有大年輕網民講道理,分析「和而不同」的重要性,令分化情況較以往減少,更有人提出「不分化,不篤灰,不捉鬼,要團結」的口號,甚至連過往較少走得前的宗教界人士亦融入其中,沒有大台卻令示威者相對更團結,許多政團都希研究出箇中原因,從中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