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頭痛近半成因不明 中醫針灸降發作率 教你按摩4個穴道減痛楚

撰文:熱評
出版:更新:

文:方淑婷@仁愛堂 -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屯門區)註冊中醫師
偏頭痛是常見的都市病之一,有近一半偏頭痛的成因不明,已知誘因多與情緒壓力、進食刺激食物或天氣變化有關,亦有醫者指出偏頭痛有遺傳性。偏頭痛的臨床表現以頭部單側或特定部位的疼痛為主,多為陣發性跳痛,症狀較嚴重者可伴眩暈嘔吐,視物不清,眼見閃光等。許多患者因劇烈的痛楚及頻密的發作影響日常生活。

嚴重偏頭痛可導致眩暈嘔吐,視物不清等,劇烈痛楚及頻密發更會影響日常生活。(GettyImages)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

中醫的偏頭痛又名「偏頭風」,病因多為風火上擾。偏頭痛病機大多本虛標實,發作期常見實邪如風、火、痰、瘀等阻滯經絡,使頭部清竅不通而疼痛。非發作期患者體質見氣虛,血虛等情況。另外,亦有指偏頭痛發作與精神壓力有關,涉及中醫的肝及膽經。筆者曾遇上一些偏頭痛患者,經數次針灸治療後痛楚大大減輕,而且發作頻率減少。若症狀嚴重或病程較長者,會配合補益氣血的中藥治理。

中醫針灸治療偏頭痛選穴先按證型分類,常見風火上擾、痰濕阻滯、血瘀阻絡、氣血虧虛,配合發作位置局部取穴,以手足少陽經(手少陽三焦,足少陽膽)為主。治療主穴為風池、絲竹空、率谷、足臨泣。再按證型分類取穴加減,如常見的風火上擾型,表現為單側頭部脹痛,或伴眩暈,多遇惱怒、情緒壓力誘發,可加取疏肝清熱的太沖穴及合谷穴。又如痰濕阻滯型,常見頭沉重而痛,噁心嘔吐感,或伴食慾不佳,大便稀溏等腸胃症狀,加取袪濕化痰的足三里及豐隆穴等。

除針灸治療外,按摩以下穴位亦有助疏通頭部經絡,舒緩疼痛。但須注意按壓穴位始終是一種輔助治療,為免耽誤病情,應盡早求醫,讓醫師判斷病情以接受有效治療。

↓↓↓ 即睇【4個穴位舒緩偏頭痛】↓↓↓

+9

作者簡介:

仁愛堂醫療服務科共有59個定點、流動及外展醫療單位,以及2個慈善基金,為港、九、新界及離島的市民提供可供信賴的醫療服務。

(文章標題由《香港01》編輯所擬。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同場加映:↓↓↓即睇感冒、流感、新冠肺炎病徵分別↓↓↓

+1

同場加映:↓↓↓列腺增生嚴重變腎炎 中醫列7個早期到後期病徵要留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