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壓力|咽喉多痰難入眠或是肝氣鬱結 中醫教4招通氣血解肝鬱

撰文:熱評
出版:更新:

文:註冊中醫師黃曼禎@仁愛堂醫療服務科
近期香港疫情持續,很多人工作不穩或失業,難免形成精神壓力。但如果壓力過大或長期受高壓,有機會對身體產生負面影響。中醫典籍《古今醫統大全.鬱証門》指出:「鬱為七情不舒,遂成鬱結,既鬱之久,變病多端。」由此可見,長期鬱悶的情緒可導致各種疾病發生。

長期產生負面情緒會令阻礙氣血流通,導致各種疾病影響健康。(GettyImages)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

筆者曾經有位病人因咽喉不適來求診,表示過去3個多月感到喉嚨有痰難以咳出,但由於沒有咳嗽、發燒或流鼻水等感冒症狀,便自行到藥房購買化痰素。但服用藥物後2周,徵狀仍未有明顯好轉,加上胃口愈來愈差,並感到胸悶及非常倦怠,但夜間卻難以入眠。言談間,筆者感到病人非常煩躁及多慮,細問下,病人表示數月前轉換了工作崗位,感到壓力增大,經常對同事或家人不能控制地大發脾氣。這顯然是肝氣鬱結的徵象。

我們經常聽到「肝氣鬱結」,這到底是代表甚麼?

中醫認為肝主疏泄,喜條達而惡抑鬱。肝具有疏通、舒暢、條達以保持全身氣機之運行通暢,使機體多種生理功能正常發揮。但如情志不暢或情緒鬱悶,肝氣升降受到影響,氣行不暢,血也就不能正常運行,經絡出現壅堵的情況漸漸發生。氣鬱生痰,痰隨氣升,往往病人會時常感到咽中有異物感,似痰非痰,難以咳出。同時,會感到抑鬱或心情煩躁、易怒、食欲不振、口苦、胃痛、失眠、多夢等,女性亦會月經不調、經痛、乳房脹痛等一系列肝鬱氣滯的症狀。

↓↓↓即睇4招通氣血解肝鬱↓↓↓

中醫治療肝氣鬱結以「理氣開鬱」、「調暢氣機」及「怡情易性」為主。較為常用的方劑逍遙散、柴胡疏肝散和越鞠丸等均有良好解鬱效果。除服用中藥治療外,適量運動可以鼓動全身氣血運行。鬱病初起,病變以氣滯為主,《醫方論.越鞠丸》方解中指出:「凡鬱病必先氣病,氣得流通,鬱之何有?」飲食方面應該盡量清淡,避免進食辛辣刺激的食物。

最後,調節情緒對鬱病亦有極為重要的作用。病人亦可透過註冊中醫師正確認識和了解病情,共同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

作者簡介:

仁愛堂醫療服務科共有60個定點、流動及外展醫療單位,以及2個慈善基金,為港、九、新界及離島的市民提供可供信賴的醫療服務。

(文章標題由《香港01》編輯所擬。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即睇感冒、流感、新冠肺炎病徵↓↓↓

+1

↓↓↓健康百科|列腺增生嚴重變腎炎 中醫列7個早期到後期病徵要留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