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縫中的沙頭角|中英街原名同雀鳥有關 分界成東西方冷戰象徵

撰文:書摘
出版:更新:

中英街本名「鸕鶿徑」,其所在之處,由梧桐山流向大鵬灣的小河河床淤積而成,是桐蕪墟側一條乾涸的河流,地處海灣的沙灘上。1899年3月16日,中英雙方的定界官員到沙頭角探勘劃界時,沿着這段乾涸的小河(沙頭角河)中線為界,豎立木質界樁,上書「大清國新安縣界」。3月18日勘界完畢後,沙頭角被分為華界沙頭角和英界沙頭角。1905年,香港政府工務局在沙頭角新界北部陸界豎立20塊石質界石,其中八塊在今中英街一帶。

沙頭角邨。(資料圖片/鄭子峰攝)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

桐蕪墟與沙欄下及鹽寮下相鄰,墟內雜貨布匹、油鹽柴米、山貨藥材、店舖客棧等,門類齊全,四鄰八里的居民都來這裡趁墟。1899年,九龍關在東和(沙頭角)設立稅收關廠,第二年又設沙頭角緝私關廠,成了九龍關重要的關卡和緝私要地,兩地居民通過關卡互相往來。因河流改道,河床乾涸,鄉民逐漸在河界兩旁填土整地,興建民居及店舖,以後逐漸形成中英街。

今日中英街全長250米,寬不到7米,街中心豎立著五塊界石,當時界石以北為華界,以南為港界,除了界石以外,街上並未設有圍牆或鐵絲網。界石兩面分別有中、英文刻字,中文一面刻著「光緒二十四年中英地界第X號」的字樣5,英文則為「ANGLO·CHINESE BOUNDARY 1898 No.x」。目前在中英街一帶可以看到的界碑有:

第一號界碑:位於中英街歷史博物館附近、警世鐘後、江澤民題字石碑旁。目前完全處在深圳一方。

第二號界碑:位於一號界碑往北約100米,新界住宅小區圍牆外,因修路不慎導致與地面成20度角傾斜。目前完全處在深圳一方。

第三號界碑:位於進出香港新界的入口附近。這是中英街的起點。

第四號界碑:位於中英街百年古榕樹下。

第五號界碑:位於中英街北段。

第六號界碑:位於中英街北段。

第七號界碑:位於中英街界碑的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公示大理石石碑附近,但由於修路下半部份已被填埋。

第八號界碑:根據《南方網》刊載的一則報導中顯示,界碑已「躺在進入中英街的聯檢橋下的小河中」。

位於中英街第四號界碑,位於有百多年歷史的古榕樹下。(視覺中國)
+8

抗日戰爭期間,日軍佔領了華界沙頭角。為了抵抗日軍,英國在中英街豎起鐵絲網,華界居民往英界沙頭角趁墟,不須任何證件均可出入。1941年底日軍侵略香港,日軍以「妨礙交通」為由,把中英街第三至七號界石拔除。日本投降後,戰時在街中豎立的鐵絲網被群眾拆除。後經中英雙方代表探勘,重新將界石立回原處,並刻上「中華民國三十七年四月十五日重豎」的字樣。

華界沙頭角,解放初稱「東和鄉」,雖被劃為邊防禁區,但兩地群眾仍可通過中英街往來。1955年成立沙頭角區,1959年又為沙頭角公社,1965年成立沙頭角鎮。1951年英方也把港界沙頭角列為禁區,從此兩地群眾的往來基本上斷絕。1960年代以來,香港經濟起飛,通過中英街,一些華界婦女嫁到港界沙頭角,也有一些男青年逃來。因此在事實上,中英街兩邊一向以來都有社會聯繫及交流的。

「文化大革命」前,中英街兩邊的居民關係非常密切,如有事發生,大家都會無分彼此,合作解決。例如1966年1月4日,英界一側的菜園角村發生火警,由於位處中英街這個敏感地方,起火未幾即被發覺,附近沙頭角消防局的消防員很快趕到現場灌救,除了鄰近居民的協助,加上華界居民逾百人亦見義勇為,協同參加搶救工作,旋即將火救熄,火警僅燒毀兩間木屋,其中一間為小販羅九一家所居,另一為做木工友居住6。事件反映出,中英街兩地居民本身是守望相助的同一社群。

可惜到了年中,「文革」爆發,沙頭角成為「鬥爭的前哨站」,中英街亦成為「紅」與「白」的「界限街」。1967年,紅衞兵將中英街命名為「反帝街」,附近的沙欄下村改名為「紅星村」,沙頭角改名為「紅衛鎮」7。華界民眾會越過中英街,高喊示威口號,包括:「港英必敗,我們必勝」「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打倒美英帝國主義!」「港九同胞大團結萬歲!」「毛澤東思想萬歲!」「我們偉大的毛主席萬歲、萬歲、萬萬歲!」等8。1960年代,英人採取封鎖邊境政策,中英街兩邊局勢嚴峻,英國官員屢次視察邊防設施,皇室成員安妮公主亦在麻雀嶺一帶策馬奔馳,反映沙頭角一帶作為冷戰期間意識型態對立的象徵意義。1970年代,「文革」持續,中英街華界一側面向英界的建築物仍然掛著一些口號,如「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英界車坪街一邊則有士多辦館營業,有西方產品如「百事」汽水的廣告等,新樓街亦有電器雜貨及糧油食品等售賣,與華界形成對比。直至「文革」隨著「四人幫」倒台而結束,中英街的政治前哨站角色才慢慢退減,開始多了店舖做生意,華界的居民亦恢復到英界與親友團聚,中英街的政治鬥爭色彩成為歷史。

(《中英街一號》劇照)
+3

1983年底,中英雙方共同對中英街進行修整,鋪設下水道。兩國的精誠合作,使沙頭角的工商業、旅遊業不斷發展,在中英街呈現出激烈競爭的貿易世界及政體面貌不同的奇異風光。現在中英街一側是深圳市中英街小區,另一側是香港的沙頭角墟。中英街是歷史的產物,與昔日東柏林與西柏林的邊界,同樣是1950至1960年代東西方冷戰的象徵。

至今,一般香港市民想從港界直接進入中英街,需要中英街的香港居民擔保,並同申請人一起到粉嶺禁區通行證辦事處辦理手續,方可進入,令此地仍予人神秘之感。從正面來說,中英街亦是標誌「一街兩制」的街道,歷史文化內涵豐富。

(以上是《禁區——夾縫中的沙頭角》的內容節錄)

書名:《禁區——夾縫中的沙頭角》,作者:阮志(三聯出版社提供)

作者簡介:阮志

阮志,香港出生,祖籍廣東新會,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博士,曾任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榮譽副研究員、理工大學中國文化系客席講師,多年來對香港歷史、文物及民俗文化進行研究,包括新界宗族、邊境禁區村落、客家文化、二十世紀香港天主教歷史及旅遊文化史等,著有《越界:香港跨境村莊及文化遺產》、《入境問禁:香港邊境禁區史》及《中港邊界的百年變遷:從沙頭角蓮蔴坑村說起》,編著有香港天主教歷史研究專書及論文多篇。

出版社:三聯出版社

睇多啲:沙頭角居民開Po平反該區荒蕪印象 5點澄清:無牛無田唔使回鄉證【點擊下圖放大即睇內容 ▼ ▼ ▼】

沙頭角居民開Po平反該區荒蕪印象 5點澄清:無牛無田唔使回鄉證

樓主最後澄清世人對沙頭角的誤解,並整理成為以下5點:【點擊下圖放大即睇內容 ▼ ▼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