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鬼滅之刃》到日本家紋文化 鬼殺隊服裝「滅」字正是所負責任

撰文:方格子
出版:更新:

家紋不只是歷史推演所衍伸的需求,更是在日本特有的文化下才會蓬勃發展的產物。從我喜愛的戰國史與漫畫作品中,我看到了一些端倪。今天就從我最喜歡的戰國大名武田信玄的家紋「武田菱」開始介紹吧!

歷史家族與虛構團隊的交集

讀「武田信玄:甲斐之虎三代興亡記」讓我正式愛上戰國時代以及武田家,自此之後玩遊戲選武田家、讀歷史也先看武田家。武田信玄的歷史塑造我對「武田菱」的印象,看到這個家紋我就能聯想武田家的興衰,與強敵上杉謙信對峙,曾大敗未來的天下人德川家康,到信玄病逝後其子敗亡於天目山,這些都濃縮在家紋中為世人傳頌。

去年鬼滅之刃席捲全球,我也到現場支持電影版無限列車兩次,電影、漫畫中的鬼殺隊隊員無不穿著寫著大大「滅」字的隊服,許多重要角色也有各具特色的羽織、刀鍔、飾品。看到「滅」就直覺聯想鬼殺隊的使命,各具特色的紋飾也能傳承前人的意識進而給後輩力量。

(《鬼滅之刃》擷圖)

等等!武田信玄的家紋武田菱跟鬼滅之刃的隊服有什麼關係呢?兩者有一個很不明顯的共同點,那就是日本的家紋文化。

家紋的文化源由與縮小意識

家紋文化貫穿了日本歷史,最早可以回推到平安時代,延續到現代都還處處可見,可以說日本是對紋章非常執著的民族,這非常有趣。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家紋出現呢?

從「日本的縮小意識」一書來看,日本人很喜歡把事情簡化、縮小,許多物品經由中國、韓國傳到日本之後都會有很明顯的變化,其中書本論證了摺扇這個縮小的商品就是一個獨特的現象。扇子原本是不能摺疊的,在世界各地都是差不多的樣子,唯有傳入日本後被進一步縮小,成為手中能把玩的摺扇。從物品的縮小到意識上追求簡化,作者列舉了六種縮小意識的型態,「套盒型」、「摺扇型」、「新娘人偶型」、「便當盒型」、「能面型」、「徽章型」。這類是「摺扇型」,是令我最印象深刻的類型,個人覺得也是最具體的展現,可以從物品的演變直接看見日本與其他地方思維的不同。作者大量的從文學、物品、飲食等面向,抽絲剝繭去探究各個日本文化的來由與縮小意識密不可分的關係,非常推薦這本書,從文化比較論的邏輯脈絡認識日本。

而上述日本各種想要把事物縮小的本能,不僅只於形體的縮小,其中「徽章型」的誕生,是源於日本民族本身喜歡將文學視覺化、使用「看見」聲音的聯覺、將俳句繪製成俳畫等承襲已久的意識,將抽象的意象轉換成具體的形象,最終試圖把歷史與集團凝結成視覺形體的獨特思維,造就了家紋文化。作者分析「家紋」是一個團結、名譽的象徵,打從戰國時代就開始大量被運用,帶有家紋的軍旗除了識別功能外,其重要程度已經是我方家族或團體的精神支柱。

上述從文化去看為什麼有家紋的出現,接著我將透過歷史進展的角度看家紋的起源。

武田菱(wiki圖片)

家紋的歷史起源與發展地位

家紋的起源我另外參考「戰國家紋軍旗圖鑑」,有幾種說法,第一種是聖德太子以及右大將源賴朝時期興起,用於以圖樣的形式做為代表各家族的徽章;另一種是平安時代至鎌倉時代朝廷為了識別車輛所做的標記的演變。

進一步去看家紋,可以分為公家紋與武家紋,一般都同意公家紋先於武家紋。公家紋的出現是在平安時代,隨著遣唐使制度廢止,貴族開始崇尚欣賞大自然風貌形成日本文化,進而影響接著誕生的家紋文化,多以花、草、樹木、雲霞作為家紋的主軸,然後裝飾在喜愛的物品上,抑或是用於牛車區分家族。到了平安時代末期接連的動亂,武家崛起,為了在戰場上區分敵我,旗幟除了以顏色區分,開始有單純好辨識的紋章出現,在軍旗上的旗紋出現就是武家家紋的起源。到戰國時期因為「下剋上」的情形發生,軍旗能證明戰功,加上戰爭規模逐漸擴大,辨別的需求大增推進了家紋發展。

無論是貴族、武將用來區分敵我或是家族表徵,又或是車輛辨識所用,家紋的普遍性、影響力是後來連商人、農民都會使用,在江戶時期就達到一萬兩千多種,直至今日隨處可見紋章的裝飾,衣服、建築物、提燈上都有,這樣以「物」的形式去呈現家族與集團性的象徵,是日本一大特色,它不只是一種凝聚,也是一種對外展示。

▼▼▼延伸閱讀:非動漫迷都值得入場睇!點圖了解《鬼滅之刃》會紅五大關鍵▼▼▼

+5

家紋的意義凝聚與其影響力

回到武田家的武田菱,簡單的菱形組成,確實符合武家的特性,在戰場上可以一目了然,另外還有割菱、花菱,都是類似的結構。武田氏除了這些家紋外並不使用其他的替紋,那是基於簡化方便辨識或是用於不同場合的徽紋,武田家只使用武田菱等,這稱作定紋,相傳這跟因為武田氏是甲斐源氏本家,因此對於自身的家紋感到驕傲、自信與強悍,根本沒想過使用替紋吧!

這與「日本的縮小意識」提到的文化又不謀而合,書中提到十六瓣八重表菊紋,使人聯想到莊崇的天皇卻也同時是軍國主義擴張的象徵,又讓我想起二戰時日本戰艦艦首的菊紋,完全展示日本的野望。而德川家的三葉葵紋,令人想起德川家康開啟三百多年的盛世,也使我想到德川忍到最後終得天下不屈的精神。

家紋帶給人們不只視覺上的辨識,本身已經富含意義,我想這也是日本文化很強的一部份,在先前的文章大河劇《真田丸》-看真田家如何在亂世活出自己的價值中有提過,無論重視歷史保存也好或是每位武將的故事描述生動也好,透過影視、娛樂、觀光等等,加上每個家族自己的「商標」,讓人能投其所好並陷入歷史迷人之處。

▼▼▼延伸閱讀:點擊即睇《鬼滅之刃》如何颳起日本2000億經濟奇蹟?▼▼▼

+2

家紋的傳承與大正西化交織

至於鬼滅之刃中鬼殺隊的隊服,我想是結合了日本家紋文化中的半纏與大正時期的西式服裝。日本職人穿著半纏作為工作服,背部會有代表著該組織的標示,就像以前的家紋代表家族榮光,現今半纏上的徽紋成為技術代表與組織認同,對於背上的標誌需要負起責任,不能愧對這個紋章以及前人傳承的歷史。如此代代相傳的凝聚力,我想也是日本能擁有眾多百年老店的因素之一吧!

這樣代代傳承是不是跟鬼殺隊很像!加上隊服大大的「滅」字,視覺上就傳遞了前人的執著與信念,從上到下都相信總有一天會擊敗所有的鬼,所以炎柱為了支撐後輩,覺得保護後進者是職責,不惜犧牲生命也要維護,身穿制服的隊員們也是看到鬼各個奮不顧身。穿上隊服就是擔負職責,無論成功與否都必須前進。

(《鬼滅之刃》Twitter圖片)

偶然間串起這兩個看似不相關的領域覺得格外有趣,但這也證明了家紋於日本無所不在,以前比較常在歷史方面注意到家紋,現在有機會我也能看看各個技藝的職人是用什麼來代表榮譽,甚至歷史悠久的旅館、餐廳等等是不是也有乘載歷史的家紋,這樣未來去日本旅遊又可以有更多樂趣了!

這次透過「日本人的縮小意識」作者對於日本文化的細微觀察,我也彷彿跟著從頭審視了一番日本文化的塑形過程,再藉由縮小文化看到古今皆然的家紋對於日本的影響力,讓我對不同的家紋歷史淵源更有興趣了!然而日本到底為什麼會有「縮小」的本能?日本沒有想要「擴大」嗎?接下來我會再把重點放在縮小意識造就的文化上,並加上其他觀點來看日本民族「縮小意識」的由來。

【本文透過「方格子直送」計劃合作轉載,作者:Alfonso Ho,原文:從武田菱到鬼殺隊隊服-淺談日本家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