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化飲食」填補心靈需要 了解背後原因 擺脫食後罪疚感

撰文:梁秀雅
出版:更新:

食物由人體消化,吸收到轉化為能量的過程,滿足生理需要,理所當然。然而,飢餓以外的飲食往往予人一種罪疚感,尤其是對減肥者而言,大家都生怕隨性而行,想吃就吃,變成對食物的依賴,墮入暴飲暴食的圈套。可是食物本來就與身體存在情感關係,情緒化飲食不一定錯,毋須矯枉過正。

有時候,辛勞過後總想食餐好,諸事不順會化悲忿為食量,給生活苦中一點甜,不過分。情緒能勾起食慾,其實也是一種壓力的反應。美國臨床研究雜誌指出,當人享用食物時,胃部會分泌饑餓荷爾蒙,在大腦製造神經傳導物質,帶來愉悅感。而能製造快樂的食物,多是高脂高糖的「垃圾食物」,所以大眾都會盡量抑制,漠視內心的情感呼喚。

人體生理上沒有非吃蛋糕不可的理由,但對生日別有象徵意義,毋須眨低對食物的情感需要。(iStock)

想解開這種矛盾,美國註冊營養師Christy Harrison有另一角度的看法:有些人難過時會想重看一套喜歡的電影或購物,填補心靈,而情緒化飲食只不過是將需要的對象換成食物,實在無傷大雅。而且,食物還有一種精神意義,生日蛋糕就是最好的例子,人體生理上沒有非吃蛋糕不可的理由,但對生日別有象徵意義;或是媽媽的菜餚,有家的味道,令人窩心。所以毋須事事抑制,眨低對食物的情感需要。

有時,情緒化飲食可能是一個誤會。Christy Harrison指有些人長期忽略生理上的飢餓感,以為自己純粹受情緒化飲食影響,事實上因為飢餓而導致血糖低,造成悲傷和焦慮感。其實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一道正餐,當然我們不能一味滿足情緒化飲食,要各方面的平衡,感受身體的需要,還有,多思考引起情緒化飲食的背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