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馬會斥2.9億建9間支援中心 為照顧者提供喘息空間

撰文:容嘉儀
出版:更新:

本港面臨人口老化,每百萬居家長者中,有16.6%需要長期照顧,現時香港有24.6名護老者。「以老護老」情況日趨普遍,賽馬會撥款逾2.9億元策劃及捐助「賽馬會護老導航照顧者支援計劃」,在社區設立九間照顧者中心,為護老者提供支援以及長者暫托服務。
受惠者之一、年近80歲的梁先生獨力照顧患有認知障礙症的太太,指服務可令自己「唞一唞」,能認識同路人,彼此支持鼓勵。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中)、香港賽馬會董事黃嘉純(右)、「賽馬會護老導航照顧者支援計劃」諮詢委員會召集人聶德權(左)主持計劃儀式揭幕典禮。(容嘉儀攝)

根據2021年人口普查,香港將會有約二百萬位60歲及以上的長者,較2011年增加了52.7%,現時本港有逾24萬6000名護老者。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指,香港進入老齡化社會較其他城市快,社區護老者需求日益增加,賽馬會透過其慈善信託基金撥款逾 2.9 億港元策劃及捐助「賽馬會護老導航照顧者支援計劃」,聯同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以及本港五間非牟利機構,現時已設立9間照顧者中心,其中位於西灣河及葵芳的照顧中心已投入服務,其餘則於6月份陸續投入服務。

7.3%的護老者被評高度需求 有自我傷害傾向

「賽馬會護老導航照顧者支援計劃」首席研究員樓瑋群指,計劃第一階段識別照顧者需要,訪問接近 1,500 名護老者,以網上問卷形式,在11個指標中,包括傷害自己/別人念頭、與被照顧者衝突、決策挑戰、缺乏信心、健康欠佳、焦慮情緒、經濟困難、缺乏喘息、無法照顧以及重大事件進行自評,以初步研究顯示有 約五成受訪照顧者均有中至高需求,有7.3%的受訪者被評為有高度的照顧者需求,即家庭衝突、焦慮、自我傷害或傷害他人的風險。樓瑋群又指,被評為有高度的照顧者需求的護老者會經臨床心理學家轉介至專業治療。

獨力照顧失智症太太 壓力「爆煲」頂撞太太

年近80歲的梁威能與太太結婚50多年,退休後,與太太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和義工服務,經常形影不離。不過約兩年前,梁威能發現太太患上認知障礙症,而太太因病性情大變,性格變得固執,要求威能做各種事情直至滿意。因子女移居外地而且太太又不想請工人,年紀日漸老邁的他只好獨力照顧太太,照顧過程中感到壓力山大,曾壓力「爆煲」,忍不住頂撞太太。

期後經社工介紹參加「賽馬會護老導航照顧者支援計劃」,當他參加茶敍、興趣班或照顧訓練班期間,一塊玻璃之隔,有專人幫忙暫託太太,使彼此安心。梁威能亦慢慢重拾生日興趣,以及認識不少「同路人」得以互相交流經驗,覓得方法去照顧太太。「好似放低一個包袱咁樣。」

其餘7間服務中心將會於6月份陸續投入服務。(容嘉儀攝)

暫托長者服務四小時只需30元

「賽馬會護老導航照顧者支援計劃」諮詢委員會召集人聶德權指,服務中心主要服務照顧者,為他們提供支援服務,例如照顧者需要評估及服務建議、社區資源諮詢及轉介

照顧者減壓活動及閒暇空間、照顧技巧訓練

照顧者歷程規劃及輔導服務。當中唯一收費的服務是長者暫託服務,四小時暫託收費30元。服務旨在加強照顧者支援網絡,結識「同路人」互相幫助,以及協助照顧者得知社區資源以減輕照顧者負擔。聶德權又指這個是作為一個先導計劃,期望五年內能夠幫忙超過2700位照顧者以及15000名受照顧長者,將來亦開拓專項照顧如為少數族裔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