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高峰論壇|中科院劉宏斌:發展醫療AI須按臨床需求推動
撰文:林遠航
出版:更新:
《香港01》今日舉行經濟高峰論壇2024。中國科學院香港創新研究院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創新中心主任劉宏斌表示,用於醫療場景的人工智能發展,需按臨床需求推動,才可符合行業需要。他又認為,發展醫療人工智能,切忌追求顛覆行業,或取代醫生,而是應該追求無縫融入醫護的工作、輔助醫生。
劉宏斌在主題論壇「佈局未來:搶佔人工智能高地」中發言指,未來用於醫療場景的人工智能發展,需按臨床需求推動。他舉例,早年美國有醫療人工智能只追求技術發展,忽略臨床需要,最終失敗收場。
他又表示,現時內地已發展出不少醫療人工智能,不過據他與內地醫生的交流,這些人工智能都未能捉到「痛點」。他認為,用於各行各業的人工智能,包括醫療,都需要有準確的服務定位,才可符合行業需要。
劉宏斌以醫療行業舉例指,治療病人的過程分為多部分,例如手術、康復、用藥管理等,在不同部分都有各自的技術需求,如輔助手術進行的人工智能,需要實時決策能力,亦要配合到手頭上的醫療器材運作,而用於用藥管理的人工智能,則需要配合到機器人等,控制劑量等不同參數。因此,他強調在發展一項人工智能前,首先要決定目標,否則會捉不到「痛點」。
醫療行業發展人工智能 目標為融入醫護工作、輔助醫生
劉宏斌又強調,醫療行業是較為保守的行業,發展人工智能,切忌追求顛覆行業,或追代醫生。反之,目標應為無縫融入醫護的工作、輔助醫生,若能幫助「普通醫生」變「超級醫生」,則更為理想。
談到醫療人工智能的未來發展方向,他認為臨床、技術、企業三方面都需要配合,形成健全的生態圈,才可確保人工智能不會淪為短暫一現的「曇花」。
經濟高峰論壇|陳國基:發展新質生產力 須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經濟高峰論壇|科大郭毅可:港AI算力只及上海10% 要研發大模型ANT BANK 呈獻:香港01經濟高峰論壇2024 |興革蛻變 拓新產力足本重溫|中信資本呈獻《香港01》經濟高峰論壇2023經濟高峰論壇|社科院學者黄平:香港要找優勢 發展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