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取捨》
十月將至,一陣秋風吹動了敏思的髮端,她驀然發現秋天已經悄悄來臨。今天的她正在公園陪著兒子玩耍,她不禁想起一年前的秋天,自己正值人生情緒的低潮,情況更嚴重到需要住院治療。
撰文: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副顧問醫生趙穎欣
敏思一向予人能幹硬朗的印象,她對自己表現的要求也十分高,是個完美主義者。她在一間跨國貿易公司的營業部工作多年,慢慢爬升到主管的位置。升職本是高興的事,但升上主管後才發覺要「跑數」的壓力比以往倍升,更殘酷的是被牽涉到複雜的人事鬥爭,每天累積的工作壓力令她心力交瘁;同時間她亦要應付「母親」的角色,兒子常常埋怨敏詩沒有時間陪他,連兒子的家長會也要無奈缺席。
沉重的工作壓力,加上未能陪伴兒子的內疚感,令她情緒陷入低谷,自我懷疑和自責的想法愈來愈強,漸漸對事情失去希望,衍生了自殺的念頭,寫下了遺書。最後經家人勸告下去看精神科醫生,因為自殺的念頭太強而需要入住精神科病房觀察和治療。敏思被診斷患上嚴重抑鬱症,經藥物治療後情緒改善了不少;她亦有接受心理治療及職業治療師的輔導,明白到完美主義為自己帶來的心理壓力,逐步學會放下執念;同時重新檢視生命中的人和事:甚麼才是最重要?家庭、工作、精神健康,甚麼是輕,甚麼是重? 哪些該取,哪些可捨?
由出院到今天,不知不覺已經一年。敏思放棄了原來的高薪厚職,反而選擇當個兼職的補習老師。收入雖然少了,但她可以有充裕的時間陪伴兒子,兒子跟她的感情亦比以前更親密。這一年間雖然一直有前工作拍檔邀請她「出山」,她亦斷言拒絕。因為敏思很清楚對於現在這一刻的她,任何的職銜或高昂的收入,都不比家庭生活及精神健康更重要。在秋風迎面的日子看到兒子開心的笑靨,更加是千金難換。
《香港01》「01醫務所」與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合作,隔一個星期二刊登由醫護人員撰寫的專欄【筆下心澄】。
「澄」即是把水靜放,讓水中物沉澱,然後變得清澈。願你靜心細味每一篇小故事,見微知著,明白自己及別人的內心,把事與情看得更透澈。看得清楚,懂得珍惜,願此專欄能安撫你情緒的波瀾,享受歲月靜好。更希望你把這份體會和你關心的人分享,好讓美好人生的路上多一個夥伴。
故事細節經修改以保障病人私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