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巴乘客車廂失平衡冬季高峰月均逾40宗 留意三位置 記住握扶手
九巴自2020年開始、統計乘客在車廂內失平衡的個案,最新發現,過去2年在冬季期間,涵蓋11月至2月,每月均有接近40宗或以上個案。其中逾6成因「沒有緊握扶手」,主要涉及較年長的女性乘客。
九巴安全總監兼九巴學院總監簡迪文表示,乘客最經常失平衡的位置、包括下車門至車廂中後方,樓梯位、下層中前方至下車門位等、提醒農曆新年臨近,市民辦年貨之餘,切勿手持過多物品、至少騰空一隻手緊握車廂扶手,減少意外。
2024年月均41宗 50歲以上乘客佔個案7成
據九巴公司最新調查,每年11月至2月間,乘客在車廂內失平衡個案達至高峰期。調查顯示,2024年每月平均個案有41宗,較2023年的38宗多3宗,而2024年冬季,即11月至2月,均發生40宗或以上車廂失平衡個案,2月單月更高達57宗。
調查分析,在2023年及2024年在車廂內失平衡的乘客,大部分為50歲以上,佔整體個案近7成,其中約7成是女性。最常見的群組為66歲至70歲的長者,佔整體個案近15%。
常見失平衡位置:下車門至車廂中後方通道 逾6成沒緊握扶手
九巴安全總監兼九巴學院總監簡迪文(Martin Cadman ) 表示常見的三大失平衡位置,最多在下車門至車廂中後方的通道;其次是樓梯;以及車廂下層中前方,即輪椅停放區域及通道至下車門位置。
他解釋,逾6成乘客失平衡個案的成因是「沒有緊握扶手」,有約兩成為外界車輛影響巴士行車,例如有車輛突然爬頭切線、無留意道路狀況下從路口駛出,其他原因與車長駕駛技巧、行人突然越過行車線致使車長需避開等。
調查又分析,乘客在寒冷環境下身體反應較慢、多穿厚衣服或雙手插袋、年尾或新春期間乘客因辦年貨手持較多貨物、攜帶「買餸車」登上巴士、使用智能手機等,均可能導致失平衡情況。他建議攜帶較多貨物的乘客,如未能找到座位坐下,亦盡量騰出一隻手緊握扶手。
安全環保系統實時反饋駕駛資訊
簡迪文表示,九巴已引入「GST安全及環保駕駛系統」,為車長提供實時駕駛反饋資訊,協助車長養成良好駕駛習慣及技巧。該系統在過彎、超速、加速、油針控制及急煞五方面提醒車長,並就車長駕駛表現分級評估,包括綠(良好)、黃(有待改進)、紅(立刻改善)等級。目前九巴有逾99%車長均為綠色級別。
另外,九巴學院流動教室今日(11日)在樂富巴士總站出動,教育公眾預防在車廂內失平衡,並派發紀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