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4戲院恢復預售至下周三 市民特撐場嘆好戲票房過億難救亡
嘉禾院線昨日(10日)4間戲院包括奧海城the sky,一度只售即日門票,惹起同步停運的疑雲,不過在當晚已恢復未來兩日的售票服務。今早(11日)約11時,該戲院人流稀疏,而售票機有顯示即日及預售明日至下周三的戲票。
有市民知悉懷疑停業消息後,今日特來現場視察情況,對於戲院業進入寒冬期,希望有更多反映香港社會現實的本土電影,引起觀眾共鳴,或推出更優惠戲票吸引入場。不過有市民慨嘆,即使有好戲仍對前景不樂觀,「(票房)成億幾都救唔到,點算啊?」
嘉禾院線昨日(10日)傳有4間戲院同步最後營業,包括奧海城the sky一度只售即日門票,惹來停運驚魂。不過,當晚已重新恢復未來兩日的網上售票服務。今早11時,該戲院人流稀疏,目測進場人士多為長者。
現場售票機有顯示即日及預售明日至下周三的戲票,例如電影《誤判》在下周三從早到晚共有6個場次。另外,從嘉禾戲院購票網站,顯示九龍灣Mega Box、屯門市廣場StagE及筲箕灣銀河廣場,亦有即日售票及預售明日至下周三(15日)的場次。
市民稱會多與親友入場支持 建議多安排謝票場吸客
居住附近的市民翁先生,因擔心戲院停業,特來現場察看營業情況。他指經常同家人來看電影,每月平均一至兩次,如真的停業,需去更遠的戲院。對於戲院業進入寒冬期,他表示會同親友多進戲院支持,又認為除了國際大片,香港本土「小品」電影亦較吸引。
他舉例如《白日之下》、《爸爸》的劇情均由真實事件建構,「可能大家會有啲共鳴,呢件事其實好近,係我哋身邊都有發生過,唔係好似大製作、災難片嗰啲。」此外,他認為戲院可加強宣傳及安排更多謝票場,更能吸引追星一族,而他本身有追星,如香港男子組合Mirror。
嘆電影業前景不樂觀 市民:成億幾都救唔到,點算啊?
因得悉疑停業消息,今日便來戲院觀影的盧太認為,在家中及在戲院觀影感受不同,戲院的音響、環境、座椅比家中更舒適,「屋企唔可以好專一咁樣睇一場戲,喺呢度可以好專心睇曬成套戲。」對於香港是否推出好戲才能救亡,她感慨:「(票房)成億幾都救唔到,點算啊?」
盧太和丈夫購買了《破地獄》長者戲票,認為非長者戲票價格可以再減低至50元,吸引更多觀眾,「睇場戲成一百幾十,一家大細睇,咪要幾百蚊,跟著食餐飯成千蚊,消費比較大。」
購買了《誤判》戲票、退休長者鄧女士表示,擔心結業朝下,戲院的選擇變少。她平均每月進戲院一次,並首選港產片,比如《破地獄》口碑不俗。她續指,期望未來電影能更多探討民情,「貼地」反映社會現實的,又讚賞「香港有好多好演員值得支持。」
對於早前有戲院狂播《破地獄》仍難救亡,她認為好可惜,相信是整體經濟環境差,「啲人北上消費。」她覺得,電影質素優劣,是吸引觀眾入場的主要因素,而長者票價以25元一張的優惠已足夠,「就算宜家上大陸,我相信都冇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