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學生|焦慮症中六女生克逆境 以自身經歷創抗躁圍裙助同路人
今屆十大傑出學生之一的Naphat曾深受焦慮症困擾,當時她透過擺弄戒指,分散自己注意力,從焦慮情緒轉移出來,由此啟發她製作「抗躁圍裙」,同患焦慮症的婆婆試用後,大為放鬆。於是她再製作30件「抗躁圍裙」予院舍長者穿着,並創立非牟利團體CARElderly,至今已寄送500多件圍裙到新加坡、泰國等地。
「香港傑出學生選舉」今(11日)舉行頒獎禮,由青苗基金主辦、獅球教育基金會支持,今年超過160間學校參與、473名學生報名。評審委員會面試後,從41名決選生中選出3男7女為十大傑出學生。
就讀新加坡國際學校(香港)、中六的Naphat,15歲時確診患焦慮症,此前她已受焦慮情緒困擾兩年,上學考試時常很緊張,忘記自己所溫習的,影響成績。之後她定期約見治療師,發現有人傾訴後情況有所好轉。
當焦慮症狀出現,她會不自覺擺弄戒指,發現這樣能分散自己注意力,從焦慮情緒轉移出來。而在自己確診不久,患失智症的婆婆亦同樣確診有焦慮症,她形容當時感到「心碎」,但自己擺弄戒指的行為,啟發她創作「抗躁圍裙」,是一件縫上不同物料的圍裙,並讓婆婆試穿,達到舒緩放鬆之效。
於是,她再製作30件「抗躁圍裙」予安老院長者試穿,結果72%試用者的焦慮程度都有所改善。其後,她成立非牟利組織CARElderly,現時新加坡、泰國、美國等地方共收到500多件圍裙,並在網站出售,更僱用院舍長者縫製圍裙,幫助他們轉移注意力之餘,亦能賺取收入。日後,她希望逐漸將組織,發展成自負盈虧的企業。
另一名傑出學生蘇卓盈在可風中學讀中六,尤愛中史,興趣萌生自小學在圖書館閱讀中史漫畫,令她發現古代的歷史文化,其實與自己息息相關。
她明白,社會主流想法是讀歷史不如物理、科技等「實際」,甚至沒有出路,面對家人和身邊人的不贊同,即使自己高中選修了中史和中國文學,現仍然在掙扎,思量應否在大學選修歷史。
正因普遍人認為歷史與自己相距甚遠,因此她想出在博物館玩「劇本殺」,並參加比賽,以史實結合原創劇情,玩家可以透過角色代入時代,了解到當時的文化,例如「重男輕女」等,以及在大時代和動盪中體驗如何反應,解謎同時,親身體會歷史「不只是文字」。她續道,未來將尋找合適的博物館、地方舉辦「劇本殺」,開放予學校和公眾報名參加。
雖然對前路仍未確定,但她說,若最終真的選擇修讀歷史,就會再讀碩士、博士,之後希望在博物館工作,繼續向大眾推廣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