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國勇稱病人往瑪嘉烈醫院覆診毋須擔心 醫生若忘手部消毒要提醒

撰文:石國威
出版:更新:

瑪嘉烈醫院出現員工染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群組,一名瑪嘉烈醫院腫瘤科醫生離世。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可透過糞口途徑在人與人之間直接傳播,協助追查源頭的港大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今日在電台節目(12日)指,若事件因染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引起感染性腹瀉,與空氣傳播的疾病不同,會較易將傳播鏈切斷,傳播給病人的機會微,市民往瑪嘉烈醫院覆診毋須擔心,亦毋須擔心在瑪嘉烈醫院院內的餐廳用膳:「啲嘢煲熟、煲滾加埋手部衞生就可以......如果醫護唔記得(用酒精消毒手部),(病人)記得提佢消毒咗先掂我。」

港大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2月12日在電台節目指,病人往瑪嘉烈醫院覆診毋須擔心。(資料圖片/周令知攝)
瑪嘉烈醫院出現員工染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群組。(資料圖片/周令知攝)

瑪嘉烈醫院腫瘤科3名醫生過去一周先後出現腹瀉等症狀,其中一名健康年輕醫生病發後3日死亡,衞生防護中心發現一名輕症醫生糞便對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呈陽性,暫未發現3人曾進食相同食物或曾到同一餐廳,但均曾在6樓休息室進食,正循食物污染和環境交叉污染兩方向調查。據悉死者為年約30歲男醫生,袁國勇在周二(11日)記者會稱該菌甚少導致健康成年人死亡,形容情况罕見和不尋常。

港大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在2月11日的記者會形容該名醫生離世突然及罕見,很少有健康而且沒有長期病的人,因感染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而死亡,目前不排除任何致病可能。(資料圖片/周令知攝)

袁國勇指未經煮熟肉類及芽菜高危:有啲人食沙律會落芽菜

袁國勇今日在商業電台節目稱,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普遍源頭為食物或水污染,亦有機會透過芽菜或未經消毒的物品傳播:「芽菜無煮熟、無消毒嘅奶(有風險),有啲人食沙律會落芽菜。」袁國勇指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不會透過空氣傳播,醫生接觸病人前亦會先消毒,所以引致病人感染的機會低,醫院亦已進行環境深層消毒,加上醫院環境乾燥,醫護人員衛生意識良好,可阻斷傳播鏈:「啲嘢煲熟、煲滾加埋手部衞生就可以......如果醫護唔記得(用酒精消毒手部),(病人)記得提佢消毒咗先掂我。」

袁國勇表示現階段不排除任何致病可能,目前或需要病理科醫生為離世醫生作進一步解剖,因為該名醫生發病後很快便以抗生素治療,令他們從死者樣本調查出原因的機會細好多。(資料圖片/周令知攝)

袁國勇認為死亡醫生治療方案完全無問題及「醫得好正確」

袁國勇周二記者會稱感染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病人惹服抗生素,或會令病情更嚴重,而今次死亡的醫生在入院初期被處方兩種抗生素,袁國勇今日被問到會否此方向調查時強調他已了解死亡病人的治療方案,認為完全無問題及「醫得好正確」:「(以該醫生入院時狀況)最大可能性嘅病、第一樣嘢諗係敗血症,細菌入血,處方抗生素要48小時先有效用,(死亡醫生)24小時就過身,咁緊急,(抗生素影響)可能性好低......我哋無其他選擇,當時未驗到(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

瑪嘉烈醫院出現員工染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群組,3名病患均為瑪嘉烈醫院的腫瘤科醫生。(資料圖片/周令知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