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屬無助】母遭子打 三社工無一相助 社署僅援1%高危家屬

撰文:廖潔然
出版:更新:

黃太兒子患輕躁症及人格障礙等多種精神病,縱使她已全職照顧兒子,但他仍常與家人口角繼而動手,家人需要報警協助。黃太感慨「成頭家散晒」:丈夫不讓兒子回家,女兒崩潰痛斥「全家都係垃圾」。
早有情緒病癥狀的黃太,終壓力爆煲企圖自殺,更試過與兒子衝突時,拿起菜刀威嚇他,幸未釀成悲劇。
有社福機構及學者調查揭示,本港有約30萬精神病患家屬情緒陷臨界點。然而政府文件顯示僅1%相關家屬獲支援,令他們易成新精神病患者。港大學者黃富強擔心長此下去,家屬與患者會出現互相惡性影響,長遠不利社會精神健康。

兩年前起於浸信會愛群精神病康復者家屬資源中心接受支援的黃太育有一對子女,現年21歲的兒子,約於9歲時確診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升讀小六時曾患強迫症,之後幾年再陸續確診焦慮症、輕度躁狂及人格障礙等病症。

黃太指,ADHD令其子缺乏同理心,加上其他病症影響,經常稍有不滿便對家人破口大罵數小時,極盡涼薄及攻擊性,令黃太難以承受,例如曾說「死癌症病人快啲復發」、「(聽爸爸意見)正一死奴隸」。受滋擾的還有鄰居和親友,鄰居因此要全年關窗,還多次報警;親友見狀不明所以,有時會諉過於黃太「係咪你做咗啲咩傷害咗佢?」、「點解你管唔到佢?」。

家人患上精神病,照顧者缺乏支援,壓力爆煲。(吳鍾坤攝)

子經常與父打架 曾報警七次

不過,真正令黃太壓力爆煲的是兒子經常與父親打架,激動起來亦會向她動粗。她憶述,多年來因未能制止兒子的暴力行為,曾報警求助約七次,其中一次發生在兩年前,兒子被父親趕出家門後翌日,黃太早上一開大門,在外等候的兒子便衝向她拳打腳踢,她還被「叉頸(捏喉)」。

黃太報警,打算先送兒子入醫院,豈料精神科醫生拒絕讓他住院,別無他法下,家人只能繼續不讓兒子回家。

尋援遇社工「好忙」拒助

面對日積月累的壓力,黃太惟有向外求援,高峰時兒子曾有三名社工跟進,分別來自「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精神健康中心」及「青少年外展社會工作隊」。不過,他們都未能提供緊急支援。

醫院不讓兒子住院,驚恐的她立即致電給家庭中心的社工求助,但對方僅稱「我好忙過唔到嚟」。她隨即再致電外展隊的社工,對方卻指不知道可提供什麼幫助;精神健康中心的社工則因從沒真正跟進兒子個案,黃太甚至放棄致電求助。

成頭家散晒,覺得好無希望。
黃太

這段名義上有很多支援,實際上卻孤立無援的日子,黃太直言「很折磨」。她形容當時生活猶如「火燒連環船」——「成頭家散晒」,女兒壓力爆煲痛罵「全家都是垃圾」,她自己患癌、也出現情緒病。

無助下萌死念 曾拿出菜刀威嚇兒子

作為主要照顧者,黃太早已提早退休。但由於多年來承受壓力、對精神病缺乏認知、不懂處理各種突發情況以及家人間不和,七年前她開始浮現情緒病癥狀,包括酗酒、經常無故哭泣甚至有尋死念頭等。

她表示,那幾年經常認真思考如何「脫苦海」,例如應該「先殺兒子、再自殺」,或是做點什麼令自己患癌死去。有次,她真的拿出菜刀威嚇兒子,又有一次服食大量安眠藥企圖自殺。最終連丈夫也要辭去工作全職照顧她和兒子。

直至兩年前,她輾轉接觸到浸信會愛群精神病康復者家屬資源中心--全港唯一一間幫助患者家屬的機構,社工在她企圖自殺那次提供即時緊急援助,一直陪伴,她才感覺到「有事時會有人營救」,更指在中心認識的其他家屬是「同路人、最親密的朋友」。

陳伯曾同一時間照顧思覺失調的兒子及患情緒病的太太,長子也患腦癲癇,至十多年前得到「精神康復者家屬資源及服務中心」支援後,才遇到同路人理解。(龔嘉盛攝)

只有一所機構協助患者家屬

社會福利署早於1994年起資助社福機構,營辦專責支援精神病患者家屬的「精神康復者家屬資源及服務中心」,但至今只有愛群所開設的一所。社署發言人表示,全港24間精神健康中心也會照顧患者家屬,2015/16年度更增加人手專責服務家屬。至於過去多年有多少間機構申請營辦家屬中心及審批準則為何,署方均無回應。

不過,翻查署方訂明的《津貼及服務協議》,精神健康中心每隊(每33萬居住人口有一隊)每年需服務至少1,000名會員,新會員每年至少要有330名。不過,會員只包括「確診精神病患者或懷疑有精神健康問題」的人;每年的某一兩項服務只有要求家屬「參與」的數字。其餘針對家屬支援的服務,便只有每年20節的心理教育小組。

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津貼及服務》服務量部分指標(每年、每隊)

記者將相關數字與立法會文件所列近年已接受服務的患者及家屬人數統計(約3,000人,社署指2016/17年已升至逾4,000人)作比對,兩者均顯示獲得服務的家屬,只佔患者約一成。

愛群家屬服務中心副主任李芷萾認為,政策下的精神健康中心社工忙於應付服務患者和應付社署要求,有社工把服務家屬放在次要位置可理解,她期望社署可為前線釋放更多空間。

30萬家屬陷崩潰邊沿

精神病患者家屬出現照顧壓力過大情況,一直有不同機構以問卷調查證實其普遍性。本年7至8月,心理社會康復協會、明愛全樂軒、家連家精神健康倡導協會,委託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民調與研究中心進行一項「精神分裂症照顧者壓力調查」。結果顯示78%相關照顧者在照顧患者期間「感到憂慮」,亦有45.8%受訪者稱曾經失眠。

去年7月至9月,愛群亦訪問294名輕重症患者家屬,並以國際認可量度工具——凱斯勒心理困擾量表,量度受訪者受困擾的情況,同樣發現有逾七成家屬受到心理困擾,達嚴重程度的人更佔25%。

多個機構的調查顯示,約一成半患者家屬需要照顧家人21年或以上,部分受訪者更需同時照顧2名精神分裂症家人。(資料圖片/王潔恩攝)

現實版《一念無明》 照顧精神分裂女兒 母壓力爆煲患抑鬱

研究相關議題多年的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黃富強指,他定期做的精神病患者家屬精神健康調查,均顯示本地有約30%受訪者的精神陷臨界點,是焦慮症、抑鬱症等普遍精神病的高危一族,與上述數據相若。他以本港有約110萬精神病患者推算,受困擾的家屬約有30萬人,比對官方每年接受服務的家屬人數,即只有約1%人獲得支援。

黃教授表示,若家屬情緒陷困擾卻得不到支援,便可能與家中患者形成惡性循環,精神陷臨界點的家屬百分比未來「雖不增也不會減」,整個城市的精神健康情況也不會改善。

李芷萾期望政府推行「家屬朋輩支援計劃」。(龔嘉盛攝)

《施政報告》提增心理學家只是小修小補​

精神病患家屬支援不足的問題存在多年,不過近年新政仍未正視訴求,例如2016年制定的《香港成年嚴重精神病患者個人化復康支援服務框架》、「好心情@HK」等,都與家屬支援無直接關係。

業界相信此等措施背後的邏輯是——當患者情況得到改善,家屬的情況也會好轉起來。不過,愛群家屬服務中心李芷萾認為患者情況好轉雖能間接紓緩家屬壓力,但歷時太長,很多家屬自身的情緒和心理困擾需要即時支援。

李芷萾又指,本年度的《施政報告》雖有提出為精神健康中心及家屬中心增加臨床心理學家職位,但仍然是小修小補,並缺少了最重要的「危機支援」。她期望政府能盡快推出一些「不太用錢、可行性高」的計劃,即時幫助有需要家屬及患者,例如醫院必然轉介服務。

黃敏信促將精神健康中心服務對象改為同時服務患者及其家屬。(吳鍾坤攝)

明愛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全樂軒高級督導主任黃敏信則倡議「家庭為本」支援。他指現時精神健康中心的《協議》是以患者為服務對象,家屬中心則以家屬為對象,即一定要人分開受助。

他不認同如此割裂的支援方式,並指家屬中心毋須擴展至18區,精神健康中心服務對象只要改成「家庭為本」,家屬便名正言順獲得支援,整個資源分配也會隨着改善。不過黃敏信慨嘆,本地仍未就此有官方討論。

立法會社會福利界議員邵家臻指,政策一直忽略各種弱勢人士的照顧者,導致社會頻生相關倫常慘劇,他反問「誰來照顧照顧者」,他會向政府重提照顧者支援問題。

上文節錄自第83期《香港01》周報(2017年10月23日)原文題為〈  30萬精神病患家屬 僅1%獲社區支援 相扶變傷累恐成社會「計時炸彈」〉,現題為編輯重擬。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10月23日星期一出版的第83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