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分析】電召的士APP碎片化 砍掉重練靠政府?

撰文:林劍
出版:更新:

的士團體近日計劃到消委會抗議,回應消委會去年11月建議政府開放網約車市場。有團體代表反建議政府應該引入「統一電召的士」平台統籌業界,以求日後改善服務。
其實,電召的士APP是否需要一個「統一」平台,以至是否由政府牽頭推動,仍然存在疑問。但的而且確,由於的士業界山頭眾多,由不同機構營辦的電召的士APP碎片化問題嚴重,結果一直未成氣候。當年八達通的誕生,可能為今天整合電召的士APP提供一個參考答案。

的士業界建議,政府應推出統一電召的士平台。(資料圖片)

延伸閱讀:【網約車發牌】的士業擬到消委會抗議 倡政府牽頭設統一電召平台

車租高昂 競爭激烈 的士服務陷惡性循環

香港的士業服務質素,多年來受到市民批評,因「害群之馬」影響,拒載、濫收車資、態度惡劣等問題時有發生,而即使有舉報執法,司機交完罰款或服刑後就可繼續執業,阻嚇力不足。直至2014年,網約車公司Uber殺入香港市場,直接與的士業競爭。部分市民對比之下,認為Uber服務質素更佳,開始投向Uber。由於Uber本身不符香港法例,政府的取態是嚴厲執法打擊,可是的士服務質素參差等核心問題從來沒有解決過。所以市民現時對的士業界,仍然是負面印象居多。

當然,這並非要將問題完全歸咎的士業。業界長年以來受到8折黨(以至後來的85折的)、白牌車等等的競爭,本身生意已相當難做。的士牌照又變成投資炒賣工具,在車租高昂之下,部分司機選擇以各種技巧手段如繞路、拒找零頭等等,「賺得一毫得一毫」,但這到頭來就要繼續放棄服務質素,導致市民寧選Uber,造成的士生存更加困難的惡性循環。

的士電召APP出爐,首設評分機制,司機評分低隨時被踢走。 (梁鵬威攝)

延伸閱讀:的士業議會自救推「的士APP」讓乘客評分 司機拒加入無從監督

的士業界山頭眾多 電召APP嚴重碎片化

其實業界有見及此都想方設法救亡,嘗試建立電召平台,和Uber對撼,但結果都未能解決問題。例如17個的士業團體前年曾推出「的士APP」,但被指經常叫不到車,現時已下架。坊間自行推出的電召的士APP就更多,在手機隨便一掃已經可找到一大堆,其中「HKTaxi」算是比較多人使用的一個,號稱有100萬人次下載以及4萬多名司機網絡,但實際上仍未算普及。此外也有不少電召APP聲稱可提供85折優惠、俗稱「泥鯭」的與陌生人合資乘車功能等服務,但始終這些服務屬「走法律罅」,更加難成主流。

從客觀結果而言,無論是業界抑或坊間自行推出的電召APP,規模都不足以囊括絕大部分的的士司機、也未能成為市民召車的主要方式。因為現實情況是,目前全港有18,163輛的士,牌照分別掌握在近9千人手中,各大車行、車主各據山頭,群龍無首,根本難有「盟主」統合業界,長此下去只會「攬炒」。所以業界才會希望政府出面,搞統一電召APP平台。

消委會倡議政府循序漸進開放網約車市場,運房局卻指要先視乎立法會處理專營的士的結果才作決定。(陳焯煇攝)

延神閱讀:的士APP叫車失敗率100% 成效不佳無助業界自救

統一電召的士APP平台 政府一定要「落水」?

過往政府也曾被問及是否會設立統一平台,答案很清楚,就是無此打算。2014年11月,立法會議員郭偉強問時任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邱誠武「會否考慮建立統一的召喚的士服務平台,以確保的士司機在公平的環境下競爭」。當時政府拒絕的理據是,「電召平台屬由市場主導的商業活動,政府不宜亦無意作出干預」。簡言之,政府一直沒有「落水」的打算。幾年過去,政府至今也沒有再主動提出相關構思。

其實,政府的解釋亦不是全錯,正如Uber本身正正是沒有官方背景,而內地方面,由騰訊和阿里巴巴兩大民營財團加持的「滴滴出行」已佔了近九成市場,連Uber中國都被他們吞併了,真真正正「獨步天下」。只是香港業界碎片化問題過於嚴重,無一電召平台能夠「跑出」,連帶的士服務質素、競爭力等也受到拖累。

警察將涉嫌濫收車資的士司機當場拘捕。(賴南秋攝)

延伸閱讀:消委會:的士服務質素停滯不前 倡引入競爭發牌規管網約車平台

有形之手造就八達通成功 政府介入未必是壞事

問題關鍵正在於,當「自由市場」運作得不暢順,往往就是政府要重新考慮取態的時候。既然已經知道繼續容讓「群雄割據」,就難以出現具規模、有效率的電召的士平台,的士服務質素亦難以透過科技提升,那政府的可行方向就只有三個:要不直接開放出租車市場,讓的士業讓Uber等平台自行「爭個夠」;要不由政府以類似專營權的方式,批出牌照讓一兩家電召APP公司經營;假如前兩招都此路不通,可能要考慮由官方搭建統一平台,達到整合市場的效果。而八達通的成功,亦是當年港府透過旗下的地鐵公司牽頭,拉攏各個交通機構進行整合的成果。

環顧現時整個網約車的爭議,我們固然可以說是的士牌主和Uber的利益紛爭,但更為重要的其實是政府態度。消委會較早前的報告,直指政府現行的機制未能完全滿足消費者的期望,也跟不上現時世界各地盛行的網約車服務趨勢。政府更需當機立斷,採取有效措施改善的士服務質素,不然繼續拖延下去,受苦的往往只是一眾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