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本港有逾半學童睡眠不足 接近1成學童沒遊戲時間

撰文:文雪萍
出版:更新:

「贏在起跑線」,現今家長望子成龍,對子女寄予厚望,往往忽略學童所承擔的壓力。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去年以問卷方式訪問了本港12間學校逾千名小學學童。調查發現,影響學童解難能力的生活因素首3位分別為親子關係、飲食均衡及運動時數;而影響其社交能力的首3位因素,則分別為親子關係、功課時數及運動時數。
調查結果亦顯示,其中功課時數所呈現的為負關係,即功課時數越少,越能對學童社交能力造成正面影響。女青督導主任梁廣浩說,調查反映均衡生活習慣對兒童全人發展的重要,建議家長以身作則,嘗試作出合適的生活選擇,讓子女擁有均衡的生活模式及態度。

結果指出,影響學童解難能力的生活因素首3位分別為親子關係、飲食均衡及運動時數。(資料圖片)

四分一兒童每日遊戲少於1小時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去年以問卷方式訪問了本港12間學校共1,060名小學學童。調查對受訪學童生活習慣所花時數進行統計,發現各項習慣普遍未能符合世界衞生參考指標。

按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香港委員會建議,兒童每日應有多於1小時的自由遊戲時間,惟受訪學童中僅得不足一半兒童達標,有24%兒童每日遊戲少於1小時,有9%兒童更完全沒有遊戲時間。

然而,美國全國睡眠基金會亦建議,6至13歲兒童每日所需睡眠9至11小時,是次調查發現有7%兒童每日睡眠時間只有6小時或以下,更有45%兒童每日只睡7至8小時,合計逾半(52%)兒童低於建議標準。

結果指出,影響學童解難能力的生活因素首3位分別為親子關係、飲食均衡及運動時數;而影響其社交能力的首3位因素則分別為親子關係、功課時數及運動時數。

家長陳太(右一)表示,子女的全人及德育發展,較學業成績來得重要。(女青提供)

家長棄為子女報讀名校 求全人發展

家長陳太育有三名子女,本港家長普遍望子成龍,但她卻決定放棄為子女報讀一級名校,改報讀不以操練文化為方針的小學,更無為子女安排補習來追逐成績,反之為他們讀心儀的興趣班。陳太說,盼子女有良好品格,有應付生活的能力,以及擁有充足睡眠及遊戲時間的童年,而非盲目追求學業成績:「子女成績好當然開心,但有沒有必要為了提高5分去強迫子女呢?」

女青督導主任梁廣浩說,調查反映均衡生活習慣對兒童全人發展的重要,建議家長以身作則,嘗試作出合適的生活選擇,讓子女擁有均衡的生活模式及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