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品德研究:越高年級快樂感越低 與升中環境轉變有關

撰文:鄧穎琳
出版:更新:

香港教育大學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與品格教育協會,今年3月至6月進行一項有關學生品格及美德的研究,涉及全港逾一千名來自35間中、小學的學生。
研究顯示,高年級學生或受升中影響,中一生的希望感較小四學生低,換言之,抱有希望的學生會較快樂,希望感亦會有所提升,反之亦然,即年級越高,其快樂感越低。
研究另指出,睡眠問題與低希望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缺乏優質睡眠可影響學生的精神健康。

(受訪者提供)

學校應推生命教育

研究發現,以6分為滿分,學生的希望感總體平均數為3.87,而主觀快樂感總體平均數為4.45(7分滿分)。研究認為,香港學生的希望感與快樂程度會相互影響,若學生抱有希望,一般較為快樂,其希望感亦會有所提升,反之亦然。

其中高年級學生的希望感較小四、五的學生低。6分為滿分,中一生的希望感平均值只有3.71,較小四生的4.55低。香港教育大學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總監及課程與教學講座教授李子建估計,小學過渡中學時學習與學校教育環境變遷,或會影响學童的希望感。他呼籲,辦學團體、學校及教育工作者通過多元化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正向價值觀及提昇學生的抗逆力,學校亦應有系統地推行生命教育課程,加強家校合作,幫助學生正向生命成長。

缺乏優質睡眠可影響精神健康 鼓勵學生追求學業以外興趣

此外,報告指出睡眠問題與低希望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香港教育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臨床心理學家劉月瑩指出,長遠缺乏優質睡眠可影響學生精神健康。而睡眠質素能提高樂觀感及正面情緒、增強個人自尊感及抗逆力。她建議家長應慎重編排子女的作息規律,培養優質睡眠。

品格教育協會創辦人及主席、香港教育大學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客席教授(實踐)及顧問劉馬露明建議,社會應鼓勵學生循不同途徑追求學業以外的興趣及目標,在人際關係、品格培養等各方面訂定目標;並提醒教育工作者及家長以經歷建立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