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機滿載「站站停」累上學遲到 啟發中四生設計滿載不停站系統

撰文:李家偉
出版:更新:

相信不少人均有等候升降機經驗,又或作為乘搭升降機的其中一員;但若趕時間時、升降機滿載後,又「站站停」,甚至開門後,該樓層其實已無人等候,的確會令人感到不滿;有中四女生,將這種悲憤化成發明力量,設計出「醒」降機系統,滿客後,升降機不再「站站停」,學生冀能將能助人的設計回饋社會大眾;設計更獲得2018香港學生科技大賽(初中組)中奪得發明品冠軍獎項。

曾柔(後排中)提到,受升降機滿人啟發,因而誕生出設計念頭。(李家偉攝)

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有兩個學生團隊的發明品分別獲獎,而其中一個是「醒」降機系統。系統利用「FLIR Lepton 熱成像模組」,透過安裝在天花的感應器,計算升降機內的溫度分佈情況,判斷升降機是否滿載,而當升降機滿載時就不會再停其他樓層。

同時,系統亦加設紅外線動態感應器,當升降機外沒有人等候,即按鈕等候升降機者已不再等候、離開後,升降機亦不會停留該樓層,從而減少所有使用者的等候時間及升降機耗電。

團隊憑上述的發明,在2018香港學生科技大賽(初中組)中奪得發明品冠軍獎項。
 

「醒」降機透過感應器收集數據,並計算升降機內的溫度,從而得出升降機是否滿人。(李家偉攝)

受中學因滿載遲到啟發創作概念

現時就讀中四修讀理科、團隊成員之一的曾柔表示,在初中時受所住大廈升降機經常滿載困擾,在上班上學的尖峰時間往往難以擠入升降機,最後更因此經常遲到,因而啟發出升降機「滿人飛站」的概念。

由開發程式到製作出成品,共花費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曾柔指雖然自己正修讀資訊科技科(ICT),但在編寫程式時仍會遇上難題,如要自學尚未學習的程式語言等。雖然現時展出的只是模型,但原來團隊已曾經在學校的升降機試行系統。現時整套系統的成本僅為約二千元,曾柔指,已透過多次的嘗試不斷進行程式除錯(Debug)的工作,希望可以繼續改良系統,令系統能應用在日常生活,真正讓市民受惠。

有學生發明出水中發熱救生衣

而同樣來自翁祐中學的另一團隊,就發明了名為「緊急救生一小時」的救生衣。同樣就讀中四理科班的葉寶瑩指,創作的意念來自中二時閱讀的一則新聞,當時有難民以小船前往歐洲時發生意外,而船上的大部分人其實是因失溫而死。其後在資料中又發現,原來八成的海難遇難者都是因失溫而死,因而希望發明可在水中發熱的救生衣,延長海難者的生存時間。

受多數海難者因低溫而死的情況啟發,翁祐中學的團隊研發出去種循環自熱的救生衣。(李家偉攝)
救生衣設多層,但因手工制造,葉寶瑩認為未及精緻,希望日後可以3D打印技術改善設計。(李家偉攝)

冀以三層救生衣延長海難者生存時間

團隊發明的救生衣有三層,第一層為浮料,第二層為市面常見的鐵片暖包,第三層為固態鈣及硼酸分裝的放熱包。葉寶瑩解釋,使用者在水中可以透過折斷鐵片令暖包放熱,在暖包放熱完成後就可以打開鈣及硼酸的放熱包,令暖包的化學物溶解再次放熱,達到循環放熱的功用,令整件救生衣可在長達一小時內維持40度的溫度。

葉寶瑩指出,現時的發明品因都是手工制成,兩個放熱包的設計未如理想,希望日後可透過3D打印的方法或尋找更合適的放熱反應,令成品更精緻。

同場亦有將手動輪椅轉為電動輪椅的裝置設計。(李家偉攝)

同場亦有佛教黃允畋中學的學生團隊,團隊發明了「iWheel輪椅動力裝置」,裝置可安裝於手動輪椅的底部,令輪椅變成電動輪椅。團隊冀成品可以幫助經濟困難的長者,令他們出入更加方便。

學生展品將於下月創新科技署嘉年華展出

創新科技署由下月3日開始在科學園舉辦「創新科技嘉年華2018」,而以上的學生產品亦將在嘉年華中展出。而市民如果要一睹實物風采,可在下月3日至11日到場參觀,並體驗香港創新及科技的最新發展。
 

多款學生作品將於下月的創新科技嘉年華中展出。(李家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