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促成立大灣區廢料貿易組織  共享建築廢料取代購買天然砂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機場三跑的填海工程已面對海砂短缺問題,外界擔心單是購買填料已大大加重明日大嶼填海成本,但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早前表示,填海工程約一半填料來自本港惰性建築廢料。
有學者倡議大灣區11個城市内成立一個廢料貿易組織(WTO),以促進區域内建築廢料(CWM)的共享及貿易,建議利用建築廢料代替購買日趨昂貴的天然砂填海,實現建設零廢棄智慧城市的長遠目標。

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副教授呂偉生,倡議大灣區11個城市内,成立一個廢料貿易組織。(勞敏儀攝)

建築廢物是指工地平整、掘土、樓宇建築、裝修、翻新、拆卸及道路等工程所產生的剩餘物料。本港九成以上的建築廢物是惰性物料(即公眾填料),包括建築碎料、瓦礫、泥土及混凝土,適合用來填海和平整土地。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得如火如荼,預計將產生大量建築廢料;過去十年本港建造業平均每年產生1,980萬噸建築廢料,十年總量足以填滿五個將軍澳堆填區。

 

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副教授呂偉生聯合香港及內地多所大學不同領域的專家,倡議大灣區11個城市内成立一個廢料貿易組織,以促進區域内建築廢料的共享及貿易。該3年制項目獲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管理的策略性公共政策資助計劃撥款290萬元資助。

他指出,近年大灣區内不時出現跨區域處置建築廢料,例如台山市用香港的可再用建築廢料,填出面積(近660公頃)相當於十分一個港島(7859公頃)的填海用地,但近年台山的填海工程相繼完成,政府有需要思考本港建築廢料出路。

建築廢料填海較環保  惟沉降速度較慢

香港理工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講座教授潘智生認為,大規模挖掘海砂嚴重損害海洋環境,使用建築廢料填海較環保,但沉降速度較海砂慢,全數使用建築廢料填海將延遲建設時間表,相信在「求快」的工程上港府仍依賴海砂。在運輸成本上,他相信隨訊息共享平台推出,能有效控制成本。

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主任鄒廣榮也補充指,單是依賴本港建築廢料作明日大嶼的填海物料,其實並不足夠,建築廢料儲存成本也高,建議加強與大灣區城市協商,使用內地建築廢料填海,實現雙贏方案。

共享建築廢料可減廢及減購新材料

專家團隊建議,共享建築廢料可減廢及減購新材料,故建議制定規範釐清可重用或可交易建築廢料的標準和規格;使用「綠色標籤」標示已達標的可交易建築廢料;建立大灣區範圍內建築廢料訊息共享平台,提供實時建築廢料供求訊息;以及為區內不同地區訂出適合當地應用政策,如稅務優惠,補貼政策,鼓勵物料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