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指入住社會房屋可提升生活質素 板間房住戶:天堂與地獄之分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蝸居劏房輪候公屋的基層市民,面對惡劣居住環境苦不堪言,故近年政府力推過渡性房屋,冀紓緩有關困局。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調查發現,住戶入住該會營運的過渡性房屋單位後,生活質素有所提升,人均居住面積由入住前的42.9呎,提升至87呎;在租金佔入息比方面,由入住前的56.2%降至29%。人均居住面積增加一倍,租金佔入息比亦減少約一半。原本居住在約40呎板間房的區先生經常面對衞生環境惡劣、不通風、天花石屎剝落等困境,坦言「成日唔想返屋企」;至今年四月終搬上過渡性房屋,笑說「簡直係天堂與地獄」。

不同團體近年推出社會房屋計劃,為有需要基層人士提供過渡性房屋。(資料圖片)
區先生目前與一年輕人同住社協營運的過渡性房屋,獲提供基本傢俬和電器,可享有80呎的私人空間。(勞敏儀攝)

區先生已年過70,在2011年起靠高額長者生活津貼,租住位於深水埗約40呎板間房,起初租金為1,300元,在入住社會房屋前已增至2,000元。他憶述,當時要與其餘五戶共享廁所,經常要忍受惡臭及惡劣衞生環境,加上沒有窗戶、也常有石屎剝落,「一返到屋企有好多塵,一日抹兩次都有,呼吸唔暢順,有時都唔想返屋企」。

「好似住私人樓咁」

直至今年四月,因原住樓宇被收購,在社區組織協會幫助下,區先生入住位於大角嘴的過渡性房屋,與一年輕人共住約400呎單位,月租同樣是2,000元,但房間增至約80呎,笑言「簡直係天堂與地獄,好似入住私人樓咁」,感覺「開心啲、開朗啲」,也與租戶相處融洽。他又說,若兩年租約期滿仍未獲派一人公屋,只能搬回板間房,嘆言「夠期要搬都無辦法,到時再算!」

黃女士同樣是受惠者之一,與18歲兒子同住社區組織協會營運的過渡性房屋。她說,從前租住一個120呎唐樓單位,租金達6,000元,佔收入五成半,平均每月水電費亦達約600元,「為慳錢只好五蚊八條腸粉都分兩餐食。」加上多租戶同住一單位,「用電量大,成日有燒焦味,好驚火燭。」無奈是輪候公屋七年亦無回音。去年六月入住位於西環的過渡性房屋後,她說租金減至三千多元,「好安心,起碼兩年內唔洗擔心加租或逼遷」。

黃女士入住過渡性房屋後,直言「好安心,起碼兩年內唔洗擔心加租或逼遷」。(勞敏儀攝)

根據運輸及房屋局資料,全港過渡性房屋只有613間,香港社區組織協會認為,對比全港有約10萬個劏房戶,可謂杯水車薪;加上單位大部份來自私人物業、房協及市建局,反映政府參與度嚴重不足。

社協調查發現,住戶入住社會房屋後生活質素有所提升。(勞敏儀攝)

入住過渡性房屋改善生活質素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在今年三月至五月期間,共訪問51戶過渡性房屋住戶(共84人),對社協目前營運的過渡性房屋單位住戶進行問卷調查,當中包括居於市建局的社會房屋,以及由業主和私人發展商提供的社會房屋翻新單位和宿舍。目前社協共營運74個社會房屋單位及24個無家者宿舍。

調查結果顯示,住戶入住社會房屋後生活質素有所提升,人均居住面積由入住前的42.9呎,提升至87呎;在租金佔入息比方面,由入住前的56.2%(則超過一半收入用作租金開支),減少至29%。

此外,近八成受訪者在入住社會房屋前經常擔心被逼遷和加租,入住後七成受訪者表示不需再為此擔心,也有近九成受訪者表示入住後較以前快樂和減低精神壓力。至於入住社會房屋考慮因素,首三位分別是租金(83.6%)、地點(65.2%)及租期(61.2%)。在選擇方面,單身人士較重視私人空間,故有獨立洗手間的市建局房屋較受歡迎;家庭住戶偏向入住現居社區的翻新單位,因唐樓地方較大,適合小朋友活動,可原區就讀及使用托兒支援服務。

促請房屋政策考慮住戶生活質素

調查又發現,超過七成受訪者對政府社會房屋參與程度評為不合格。社區組織幹事徐佩恩表示,不少住戶偏好市建局的社會房屋單位,如整幢式社會房屋設有共用活動空間,也有專業物管經驗,但直接參與提供社會房屋機構寥寥無幾。她認為,政府在房屋政策上不能只重視數量,而輕視居民生活質素,促請房協和市建局善用房屋規劃和發展執行力,主動提供優質社會房屋;又指社會房屋入住年期只有兩至三年,建議延長目前社會房屋住戶租約。

此外,社協建議增加整體社會房屋供應,並納入長遠房屋策略;加強支援單身人士,增加社會房屋一人單位;房署主動接觸社會房屋營辦機構,對正輪候公屋可在數年內上樓人士作條件性配對;放寬社會房屋申請資格,視乎申請人經濟壓力、家庭開支和租金負擔能力等來審視申請,而非把輪候公屋三年設為主要門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