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鳥會職員憂雀屍增多與催淚彈有關 觀鳥會稱難證實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反修例風波禍及動物界,警方連月來在多區發射催淚彈,雀屍時有發現,「一群關心雀鳥安危的香港觀鳥會職員」昨日(20日)發公開信表示擔心催淚氣體會刺激甚至危害鳥類,尤其是不能走避飛走的雛鳥。
香港觀鳥會今日(21日)回應最近多宗鳥類死亡事件,強調很難證實死亡個案是否直接由催淚煙引致,有可能因為誤判而撞向玻璃幕牆或汽車,近日鳥屍停留在公眾地方時間較長,亦讓市民較容易發現。

警民衝突戰場蔓延多區,警方多次發射催淚彈,令人擔憂催淚氣體危害動物及人體健康。(資料圖片 / 羅國輝攝)

「一群關心雀鳥安危的香港觀鳥會職員」昨日在公開信中指對近月多宗雀鳥疑受催淚氣體影響而死傷的事件感到憂慮,促請政府公布各鎮暴劑(包括催淚彈、胡椒噴霧、藍色水劑)的成分及其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監察及公開鎮暴劑在環境及動物屍體內殘留化學物的水平,並委派受專業訓練及備有合適保護裝備的團隊清潔受影響地方,以確保市民、環境及動物的健康及安全。

「香港觀鳥會職員」擔憂催淚氣體的禍害,並在信中提及「已查閱不少科學文獻並草擬相關回應,但因為內部決策層意見不一,遲遲未能作出適切的回應」,才決定以個人身份表達意見。

不少雀鳥會在市區低飛覓食,令人擔憂催淚彈放題對其影響。(資料圖片 / 鍾偉德攝)
香港中文大學內早前曾出現大量雀屍。(網上圖片)

今日香港觀鳥會亦終開腔回應,表示應保持科學態度探討死因,並引述最近收集資料,指較多死亡的雀鳥為同屬林鳥的栗背短腳鵯(Chestnut Bulbul)及栗耳鳳鶥(Indochinese Yuhina),最近正是牠們遷徙日子,停留在市區時間不會太長,認為「牠們因催淚煙致命的機會不會大於長期棲息於市區的雀鳥」。

香港觀鳥會又指,每年有很多雀鳥因誤判而撞向玻璃幕牆或汽車,在城市中死亡,一般情況下清潔人員很快會清理,但最近清潔人員難以維持日常工作,雀鳥屍體停留在公眾地方的時間會比平時長,讓市民較容易發現;同時市民亦會因知悉有類似個案而更加注意,故發現機會更高。該會認為,即使在最近的遷徙季節中雀鳥沒有異常死亡,市民也會覺得死亡數字特別高。

香港觀鳥會鼓勵市民提供有關雀鳥傷病或死亡的資料(包括個案發現日期、準確地點、數量及種類及圖片等),令其繼續監察有關情況及聯絡相關部門,實施一些措施以減低對雀鳥的威脅;傷病雀鳥亦可向漁護署及愛協匯報,讓他們安排相關救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