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長假市民漸鬆懈 陳家亮指需視抗疫生活模式作日常

撰文:陳倩婷
出版:更新:

復活節連假來到第四日,市區人頭湧湧,在郊外亦不乏人潮,部份人會在野外脫下口罩,在新型肺炎疫情陰霾下略為放鬆。
中文大學醫學院長陳家亮撰寫網誌指,防禦政策即使有效亦不可能長年累月地執行,因為「因為我們都是人,都會感到疲累」。不過今次疫情的挑戰是前所未見,他認為市民不能心存僥倖,認為病毒會像當年沙士一樣自然消失,未來市民需做好隨時作戰準備,如疫情放緩可回復適量社交活動;但若疫情突然轉差,大家亦應立即全副武裝躲進「防空洞」,直到警號過後又再跑出來。
陳家亮續稱,需將這種抗疫的生活模式視作「日常」,當每個人都盡力做好「小我」,就會得以成就「大我」。

▼疫下復活節 區區人如潮湧▼

+31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以「變幻原是永恆」為題,撰文談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最新趨勢。他指疫情的挑戰是前所未見,不能心存僥倖,以為今次新冠狀病毒會像當年SARS一樣,再過幾個月便自然消失,故社會需有心理準備打持久戰。

陳家亮稱防禦政策難持續執行:我們都是人,都會感到疲累

本港自1月底有首宗確診個案以來,學校停課,部份公司安排員工在家工作,自3月底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政府推出控制人流的新法律,這些防控政策的效果似乎反映在近日的確診數字,昨日錄得單位數字的增幅,是個多月來的首次。

陳家亮認為即使防禦政策有效,亦不可能長年累月地執行,他直言「因為我們都是人,都會感到疲累」日子一久,就會變得鬆懈、沮喪、甚至放棄。要爭取喘息空間,陳家亮認為需如戰時的人一樣做好作戰準備,如疫情放緩的時候,可容許適量的社交活動、上班和上學,一嚐「正常」生活。一旦疫情突然轉差,大眾需立即再次穿上全副武裝,躲進「防空洞」裏,直到警號過後又再跑出來。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信香港終將捱過今次難關

陳家亮直言「避難」日子必然不好受,但若疫情持續,人們需適應較靈活的生存方式,這種抗疫的生活模式將被視為「日常」。每人亦應做好自己,管理好個人期望,接受需反覆無常生活一段時間,並保持好個人衛生。當每個人都堅持盡力做好「小我」,「大我」就會得以成就。

陳家亮提到「最黑暗的時刻往往也是最接近光明的時刻」,又指過去香港捱過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關,他深信,今次亦不會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