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角報販擺檔50年:紙媒無法起死回生 放寬出售產品是唯一出路

撰文:黃詠榆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疫情對各行各業造成影響,對一些要應付時代巨輪洗禮的影響更甚。
在全港最核心的鬧市區,人多車多的馬路旁,一檔不起眼的報攤立於旺角始創中心外,守住攤檔的正是子承父業的柏哥。柏哥今年61歲,見證過日售數百份報紙,漫畫書一上架便瞬間被搶光,然而擺檔近50年,早已接受紙媒沒落的事實,「紙媒根本無得起死回生」,現每日賣出不足百份報紙,自嘲道:「依家都冇呢枝歌仔唱!」在疫情衝擊下,生意額再削三分二,每月薪水追不上最低工資。香港報販協會主席廖社青直言,放寬副產品種類是「唯一出路」。

「由地鐵開通就轉好,人人有嘢做,收入穩定,到有iPhone智能電話,就一路一路衰落啦。」
報販 柏哥
柏哥自小跟著父親在報攤工作,轉眼已擺檔約五十年。(歐嘉樂攝)

八兄弟姊姊中,排行尾二的他是唯一打理人,柏哥打趣道:「無計啦,其他讀書叻過我。」大半世紀前,沒有桌上電腦、沒有智能電話,電視亦不是家家普及,報紙、雜誌是重要的傳播資訊媒介,柏哥自豪說,80年代初是報檔、報紙的黃金期,「由地鐵開通就轉好,人人有嘢做,收入穩定,到有iPhone智能電話,就一路一路衰落啦。」

高峰時日售數百份報讀 讀者排隊買漫畫

他回想,80年代初,彌敦道一間酒樓、戲院,都捱著數檔報攤,人流多又旺場,「當初每人飲茶都買份報紙,你入去都冇嘢做,唔通齋講咩!」其時平均日售幾百份,一日更有四更報紙,報販「做唔停手」。除了報紙,每期新出的漫畫書亦是港人的心頭好,「天下、龍虎門……一返貨條隊長到......」反觀現時,他自嘲道:「依家?依家都冇呢枝歌仔唱。」

報檔困身人人皆知,但柏哥笑言程度如「坐監」一樣,「一年365日無休息,十號風球你都要出嚟,有人買架!」守着檔口50年,已成為他生命的一部分,熟客習慣他亦記得一清二楚,「有個呀伯每朝嚟都係買五份報紙,信報、經濟、明報、星島、蘋果,買咗都幾年!」

+2

曾預言當電腦變手掌般大 就是報檔沒落之時

「我當初都同啲行家講,如果桌上電腦,可以變到出街行,同佢手掌咁大,我哋呢行就沒落。」時代變,大勢所趨,柏哥通通明白,但令他氣憤的是政府的回應。「受牌照所限,我哋只可以出售報紙、雜誌,賣枝茶都唔得,咖啡就更加唔使講。」他明白修例需繁複手續,「講到最耐只係加咗枝水」

報販面對的困境實在迫在眉睫,「報紙、雜誌、紙媒根本無得起死回生,可以話係夕陽行業,但政府根本配合唔到我哋轉型。近呢兩、三年,剩係呢條街已交返四、五個牌畀食環」。

除報紙、雜誌外,柏哥逐一數出只可出售特定的12款物品,慨嘆根本追不上現實需求。(歐嘉樂攝)
「報紙、雜誌、紙媒根本無得起死回生,可以話係係夕陽行業,但政府根本配合唔到我哋轉型。近呢兩、三年,剩係呢條街已交返四、五個牌畀食環」
報販 柏哥

疫情下生意再大削三分二

柏哥指,社會運動影響不大,反而疫情肆虐,人人自危不敢外出,「落街一個口罩都要5蚊啦」,現時生意額跌至餘下不足三分一。在疫情下,持牌小販可獲5,000元資助,他坦言幫助不大,「業界想賣多啲可行嘅嘢,就算你一次過畀十萬蚊我,疫情過後,呢個行業都係無生機,根本做唔到落去。」

柏哥早已看破現實,自言當自己「半退休」營業,起碼不用一味花自己積蓄,但會否再將攤檔傳給子女?他則大表無奈:「你明知呢個係一個陷阱,點會叫佢嚟接?」已做好打算,若身體欠佳,無法再經營下去,只好交還牌照。

柏哥(左)與廖社青相識多年,二人同樣是子承父業,接手了父親留下來的報攤。(歐嘉樂攝)

協會批政府官僚

香港報販協會主席廖社青亦是第二代報販繼承人,處理協會職務二十年,處理會務多年,看到官僚的無能,他期望作中間人,成為業界與政府溝通的橋樑。

「我哋都貢獻咗一大半世紀,第一手資訊就係靠我哋傳遞。」
香港報販協會主席廖社青(青哥)
香港報販協會主席廖社青認為,讓報販出售其他副產品是「唯一出路」。(歐嘉樂攝)

售賣其他類型產品是「唯一出路」

「依家報紙都唔似報紙檔,唔係想唔似,但賣兩張報紙、雜誌,我哋生存唔到」,青哥肯定的說,讓報販出售其他副產品是「唯一出路」,另外政府亦應儘快規管加熱煙,讓業界得以在恰當情況下出售。十年後的光景,青哥坦言不敢想像,若政府態度依舊,終有一日報販會絕跡於香港,「我哋唔係想發達,只係想自力更生,點解唔畀生存空間我哋?」

二人已踏入花甲之齡,養妻活兒的階段早已捱過,惟仍然仍願意守著不賺錢的報攤,全因捨不得:「事實上我哋都貢獻咗一大半世紀,第一手資訊就係靠我哋傳遞。」

食環署:如進一步放寬會令阻街問題更嚴重

食環署回應查詢時指,考慮到現時報攤准售的額外物品已達12種,加上在攤位的准許面積大小維持不變下,讓該等商品佔用的範圍接近報攤認可面積的二分之一,以及持牌報販可在報攤範圍展示核准售賣貨品的合法相關宣傳品,局方認為已充分顧及報攤的經營環境,如進一步放寬持牌報攤可售賣的物品種類,只會令報攤阻塞行人路問題變得更嚴重,亦有違當初發出牌照讓報販售賣報紙雜誌的原有目的。

署方又指,去年推出共435個可供售賣乾貨的固定小販攤位,讓有興趣從事小販行業並符合條件的人士申請。鑑於報販因其運作方式在時代進步下有所改變,不時收到他們反映經營困難,在全盤考慮下,局方予以平均分配空置小販攤位予四類申請者,包括持牌固定攤位報販,讓參與重新編配攤位計劃的報販有較大機會編配攤位,有助這些人士轉型。食環署強調,會繼續與持牌報販代表保持溝通,聽取他們的意見及作出適當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