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若蓮:欺凌問題須正視 青年誤以為社會接受「私了」致價值偏差

撰文:鄺曉斌
出版:更新:

近月本港多區接連發生多宗童黨欺凌事件,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今日(16日)在網誌中表示,欺凌問題威脅學生的健康及安全,當局必須正視。她認為,面對全球疫情、停課等難以預計的處境,學生難免會感到壓力和困擾,容易出現情緒問題,與人產生磨擦糾紛。
蔡若蓮同時將欺凌問題歸咎並扣連去年的社會事件、網絡的敵意言論和人身攻擊及傳媒廣泛報導民間「私了」事件,她在文中指:「青少年耳濡目染,誤以為社會接受『私了』、以仇恨言論宣洩情緒的行為,導致價值偏差,守法意識薄弱。」

蔡若蓮稱,青少年耳濡目染,誤以為社會接受「私了」、以仇恨言論宣洩情緒的行為,導致價值偏差,守法意識薄弱。(資料圖片)

蔡若蓮今日以「同行以愛 欺凌不再」撰文,她強調絕對不能容忍任何形式的欺凌,更遑論參與童黨犯罪的行為。她引述意大利小說家亞米契斯的書籍《愛的教育》指,直斥:「戲弄無辜的朋友,欺負不幸的人,不單是膽小的表現,更是最低劣、可恥的行為。」

蔡若蓮隨後分析引致欺凌行為的原因,她稱面對全球疫情、停課等難以預計的處境,學生難免會感到壓力和困擾,容易出現情緒問題,與人產生磨擦糾紛。

加上去年的社會事件、網絡的敵意言論和人身攻擊、傳媒廣泛報導民間「私了」事件,青少年耳濡目染,誤以為社會接受「私了」、以仇恨言論宣洩情緒的行為,導致價值偏差,守法意識薄弱,以為暴力和不當行為可以解決問題,結果肆無忌憚,犯下大錯。
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
蔡若蓮稱,青少年耳濡目染,誤以為社會接受「私了」、以仇恨言論宣洩情緒的行為,導致價值偏差,守法意識薄弱。(資料圖片)

若發現欺凌行為 情況嚴重應尋求警方協助

蔡若蓮強調,學校若發現欺凌行為,需盡快介入和跟進,教育局亦設有機制處理特別個案,支援學校處理欺凌問題。若情況嚴重,她認為學校應適時尋求警方協助。

受疫情影響,本港今年經歷長時間停課,蔡若蓮認為,面對急遽的轉變和不穩定的景況,青少年尤其需要關心和幫助。在不能面對面上課的日子,她鼓勵師長維持以電話或電子通訊方式,與學生保持緊密聯繫,了解情況及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