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為龍鳳胎早產發展遲緩感內疚 形容雙倍辛苦換來雙倍快樂

撰文:陳家怡
出版:更新:

近日有心臟衰竭的29周早產女嬰小秋彥出生後接受多次手術,引來社會關注。譚太四年前誕下30周早產、各自不足1.8公斤的龍鳳胎,她每天花上17個小時在醫院照顧在深切治療部的子女,為子女自責憂心。
譚太初時一人照顧子女,壓力很大和有點抑鬱,後來子女因發展遲緩,獲轉介到協康會接受訓練和治療。譚太在疫情下全職照顧子女近一年,現時享受照料子女,說「雙倍辛苦換來雙倍快樂」。

譚太哽咽憶述最難捱是子女住院的時候,感傷心和可憐,「救返佢地條命已經好難」。(羅君豪攝)

龍鳳胎出生時各僅1.8公斤重

完成產檢後一天,譚太的龍鳳胎在30周提早剖腹出世,體型細小,分別不夠1.8公斤,比滿40周出生的嬰兒輕近一半(3.3公斤),因發育未完全,須入住深切治療部。親眼看着插滿喉管的子女,譚太憂心忡忡和內疚,未有坐月,出院後仍每天花上17個小時在醫院照顧他們。醫護人員和丈夫勸她回家休息,養好身子讓子女有充足母乳補充營養。

兒子半個月後轉去普通病房,譚太當日身心疲累傍晚提早離開醫院,怎料翌日兒子和女兒的位置對調。兒子凌晨4時發燒,因病房人手不足為他換尿片而感染尿道炎。她為自己「偷懶」感到內疚,之後不敢鬆懈,忍耐傷口痛楚堅持去探兩小不點。她哽咽憶述,最難捱是子女住院的時候,感傷心和可憐,「救返佢地條命已經好難。」

疫情下,譚太再次一手一腳照顧兩個孩子,她還是不欲錯過子女的成長,說「雙倍辛苦換來雙倍快樂」。(羅君豪攝)

早產致發展遲緩 獲協康會提供訓練

嬰兒回家後每晚哭醒四次,初為人母的她獨力照顧經常哭泣的子女,丈夫又是新手,令她覺得無人幫助和束手無策,有點抑鬱,一度讓外傭帶孩子。龍鳳胎因為早產發展遲緩,經院方轉介到協康會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接受職業治療、物理治療和言語治療等訓練。子女兩歲多剛到中心時內向依賴,要媽媽抱。二人在兩歲才懂走路,兒子的大、小肌發展較弱,但訓練兩個月後走路能力大大提升,語言能力等亦和同齡幼童相若。

疫情下,譚太再次一手一腳照顧兩個孩子,她還是不欲錯過子女的成長,親自照顧才了解子女發展情況,和他們更親密,說「雙倍辛苦換來雙倍快樂」。子女在中心見到媽媽立刻撲向她撒嬌,又和中心職員有說有笑,相處融洽。

麵食連鎖店「譚仔雲南米線」推出「譚仔遮遮」雨傘,收益將全數撥捐協康會兒童及青年訓練基金。(羅君豪攝)

「譚仔」賣「遮遮」籌款予協康會

協康會主要服務有特殊需要兒童、青年和家庭,包括為初生至六歲發展有障礙的幼兒提供早期教育和訓練,亦有特殊幼兒服務和幼兒教育等。協康會行政總裁歐陽偉康表示,有關服務供不應求,家長等多一天都嫌多,機構冀在兒童六歲前的黃金學習期改善他們情況。

近日麵食連鎖店「譚仔雲南米線」聯乘18名本地插畫師,推出以18區為主題的「譚仔遮遮」雨傘,顧客可在門店換購該區款式,超過六位數的收益將全數撥捐協康會兒童及青年訓練基金。譚仔雲南米線總經理周永雄表示,連鎖店和協康會的理念同樣關心家庭,希望幫助有經濟困難的特殊需要兒童和青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