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環團推算疫情下港人消耗20億個即棄口罩 倡研回收再造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近一年,口罩成疫下必需品。有環團調查發現,逾9成受訪者表示慣常使用即棄口罩,推算港人在今年2月至11月中消耗20億個即棄口罩,重量當等於110萬個膠樽。
調查又發現,市面部份可重用口罩亦具備高效能的過濾標準,防護能力不遜於即棄口罩,建議政府為可重用口罩制訂清晰使用指引,從源頭減廢和回收再造方向,減少即棄口罩對環境造成的破壞。

綠領行動調查發現,逾9成受訪者表示慣常使用即棄口罩,推算今年2月至11月中消耗20億個即棄口罩。(綠領行動提供)

綠領行動在今年10月13日至31日,以網上問卷訪問1,095人,92%受訪者表示慣常使用即棄口罩,對口罩的首要考慮是防護程度較高、較衞生、或因家中有大量存貨;反之,選擇可重用口罩人士,則更關注環保、認為該類口罩不需經常購買和平均價格較便宜,相關人士亦較少重視防護程度和衞生。

可重用口罩過濾能力未必遜即棄口罩

綠領行動在網上對比20款可重用口罩的過濾能力,有一半至少達到美國材料和試驗協會(ASTM International)一級防護標準,有 8 款更達二級或以上,VFE達95%以上亦有6款,反映防護能力不遜於即棄口罩。在價錢方面,根據廠商建議的可重用次數或濾芯壽命計算,有10款平均價錢介乎2元至3元,與即棄口罩價格相若,部份口罩平均價更低至0.7元。

香港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兒科醫生陳以誠認為,到醫院或老人護理中心等高危地區,應配戴醫療用途即棄口罩;若有安全社交距離,常用酒精潔手液消毒雙手、習慣不摸臉,在風險較低、疫情較緩和的情況下,例如在社區購物、一般社交場合、甚至上班及乘搭公共交通工具等,使用有較高抗菌效能的可重用口罩,或已足以應付大部份情況。

陳以誠(左)認為,有較高抗菌效能的可重用口罩或已足以應付大部份情況,例如在社區購物、一般社交場合、甚至上班及乘搭公共交通工具等。(綠領行動提供)

環團建議研究口罩回收再造

即棄口罩材質主要成份是聚丙烯(PP),難以分解。綠領行動調查發現,88%慣常使用即棄口罩的受訪者認同,即棄口罩會對環境造成傷害,當中 68%表示若疫情持續,會支持使用可重用口罩。

綠領行動助理項目經理葉翠雯表示,有專家曾估計,疫情下全球每月使用即棄口罩超過1,290億個,以每個口罩約3克計算,相等於38.7萬噸,即香港2018年165天的堆填區塑料棄置量,反映情況嚴峻。她說,今年7月世界各地專注環保和公共衞生的學者和專家已發出聯署呼籲,多用可重用口罩,各國政府亦已著手研究不同使用口罩的環保方法。

綠領行動建議,機構減少以即棄口罩作為贈品或禮品,改為派發高規格的可重用口罩;政府應檢視現時市場上可重用口罩的防護規格,列出規格指引,並加入保護環境要求,制訂融合抗疫需要的使用可重用口罩場合指引;又建議政府研究把廢棄口罩回收再造。

▼11月16起收緊防疫措施▼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