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波仔團隊24小時on call 六成手術需休息時間出動:做完好精神

撰文:李恩慈
出版:更新:

醫管局九龍中聯網心血管介入(即通波仔)治療團隊於2018年起,提供24小時通波仔手術,兩年間合共進行了677次,當中六成在非辦公時段。
團隊負責人、伊利沙伯醫院內科顧問醫生李耿淵稱,成員不時會在睡眠休息期間接通報,更曾在一晚搶救4、5名病人,「但每救到一個病人,都會好開心、好精神咁走!」
團隊獲得今年的醫管局傑出團隊,李耿淵讚揚團隊每位醫生都充滿熱誠,面對工作量增加也毫無怨言。他直言,起初擔心24小時通波仔或會嚇走部份醫生,但兩年多來伊院只有一名心臟科醫生離職,後來亦補充了4名新血受訓。

該團隊於2018年10月開始,為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提供24小時心血管介入治療(即通波仔手術)。由於廣華醫院的辦公時段為早上9時至下午5時,傍晚至凌晨送院的病人均會被轉送至伊利沙伯醫院接受手術。由今年初開始,九龍東聯網的聯合醫院和將軍澳醫院,亦在非辦公時段將心肌梗塞病人送往伊院。

兩年已做677次通波仔

團隊在兩年間合共進行了677次緊急通波仔手術,當中六成在非辦公時段。伊利沙伯醫院內科顧問醫生李耿淵稱,「On Call (候命)的醫生平均每晚接到一至兩次通報,但病人當然唔會平均地出現,最多試過一晚做4至5個。」回家梳洗過後,有時在睡眠期間亦會接到通知,便須匆匆趕回醫院,李耿淵坦言身體會疲憊,「但每救到一個病人,都會好開心、好精神咁走!」

伊利沙伯醫院心臟科顧問護師陳妙貞說,護士此時需「鎖𨋢、開路」,確保將病人推到心導管室的路途暢通無阻。(梁鵬威攝)

除了醫生擔任主刀,不同醫院及部門亦講求無間合作。當有病人在廣華急症室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心臟科護士便會立即致電候命的醫護,然後急症室醫護將病人送往伊院。伊利沙伯醫院心臟科顧問護師陳妙貞說,該院護士此時需「鎖𨋢、開路」,確保將病人推到心導管室的路途暢通無阻。她形容此跨院合作是「生命之鏈一環扣一環,爭分奪秒,唔可以有差池。」

陳先生自言少運動、有吸煙習慣,在病發前一至兩周偶有輕微胸口痛,每次僅維持數秒鐘便消失。(梁鵬威攝)

53歲的醫院運作助理陳先生於今年9月徘徊生死邊緣,他在一晚上幫朋友搬水,突然心絞痛、呼吸困難,痛苦得冒出冷汗,由救護車送到廣華醫院,再轉送伊利沙伯醫院,短短10多分鐘間已接受心電圖、抽血、X光等檢查。及後醫生發現他有三條血管閉塞,便立即為他施行通波仔手術,首先打開兩條血管。陳先生憶述,當時由送院到完成手術的過程快,「唔係好驚」,住院4至5天便出院,至數周後再入院打開第三條血管,至今身體與病發前幾乎無異。

陳先生自言少運動、有吸煙習慣,在病發前一至兩周偶有輕微胸口痛,每次僅維持數秒鐘便消失。伊利沙伯醫院內科顧問醫生陳鑑添認為,陳先生屬於典型港人急性心肌梗塞案例,「平時無乜病徵,唔做運動根本唔會覺得痛。」但倘手術稍有延遲,他的死亡風險便相當高。

陳鑑添又說,假如未有24小時通波仔手術,傳統的靜脈注射溶栓治療也應能為危急病人保命。但溶栓治療導致病人出血的風險較高,而且藥物無法擴張已收縮的血管,長遠而言還是需後補接受通波仔手術。

李耿淵讚揚整個團隊都是充滿熱誠的傑出員工,面對工作量增加也毫無怨言。(梁鵬威攝)

每次心血管介入治療需要一名副顧問或顧問醫生、一名駐院醫生,以及兩名護士。24小時團隊包括伊院、廣華醫院、聯合醫院和將軍澳醫院的醫生,涵蓋心臟科、心胸肺外科、放射診斷科和急症科等。由於緊急手術講求熟悉環境,伊院佔的醫生比例最高,醫護平均每隔5至6天「On Call」(候命)一次。

伊利沙伯醫院病人由入院至完成手術,平均需時89分鐘;至於其他三間醫院,連同轉院時間均保持在120分鐘內,達到標準。李耿淵認為時間仍有進步空間,團隊會繼續努力。

伊利沙伯醫院病人由入院至完成手術,平均需時89分鐘。(梁鵬威攝)

李耿淵讚揚整個團隊都是充滿熱誠的傑出員工,面對工作量增加也毫無怨言,義不容辭趕赴搶救病人。他直言,起初擔心24小時通波仔或會嚇走部份醫生,但兩年多來伊院只有一名心臟科醫生離職,後來亦補充了4名新血受訓,現時該科共有16名醫生。而廣華醫院則無相關醫生離開,更有兩名新醫生加入。李希望這些經驗能啟發其他聯網,放膽開設全天候通波仔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