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教山蓄水池|政府叫停拆卸 尚有3個古蹟逃過一劫 有1個被拆

撰文:黃金棋
出版:更新:

深水埗主教山蓄水池因清拆工程,令建於上世紀初的地下蓄水池曝光,內裏古羅馬式石柱及紅磚砌成的圓拱引起全港熱議,文物保育專員及水務署總工程師亦赴地盤視察。雖水務署目前已暫停工程,惟不少市民仍擔心蓄水池會被破壞,促政府將蓄水池列為「暫定古蹟」。
本港過去亦曾在工程中發現古蹟及文物,包括沙中線工程土瓜灣站中發現宋元時期的石砌牆基、古井等,最終多項古蹟獲原址保留;另外,過往亦曾有歷史建築被破壞,政府須緊急列為暫定古蹟,如2007年景賢里綠色瓦頂、雕花窗框等相繼遭破壞,當時政府將景賢里列為暫定古蹟,翌年再列為法定古蹟。

▼主教山蓄水池▼

+1

深水埗石硤尾窩仔山(又稱主教山)山頂配水庫荒廢多年,水務署今年5月指由於配水庫結構出現裂縫,存有安全隱憂,故須清拆地下減壓缸和相關設施。然而工程卻意外發現戰前建成的巨型羅馬式建築的地下蓄水池,社會出現要求保留的聲音,亦有市民要求將蓄水池列為暫定古蹟。

政府人員今日到場視察,文物保育專員蔣志豪表示2017年水務署咨詢古蹟辦時,該水務設施被理解為一個「水缸」,按古物諮詢委員會指引評為不作評級的構建物,他承認事件因溝通上敏感度不足及掛萬漏一造成,稱「我喺度講聲唔好意思」,古蹟辦將就它進行深入研究及評估。

▼港鐵沙中線土瓜灣站宋元古蹟▼

今次並非本港首次於工程期間發現古蹟及文物,於2013年9月,港鐵沙中線土瓜灣站工程期間,在隧道鑽挖機豎井建造樁柱過程中,挖出的土壤發現超過500個古錢幣,古物古蹟辦事處認為須在豎井內進行考古監察。其後於豎井區西面發現少量晚清民國時期的遺蹟,以及發現宋元時期的石砌牆基、垃圾坑、石砌方井、石砌渠道等。

港鐵最後修改土瓜灣站的設計和施工方法,包括修改及遷移車站通風設施和機房,以原址保留古井及殘存房屋構件;並興建額外的保護牆,確保車站北面以外的遺蹟不受工程影響,以及計劃在土瓜灣站大堂內設置展示櫃以便展示部分出土古物。根據港鐵估算,考古工作和發現令沙中綫工程造價估算上調最少41億元,以及工程最少滯後11個月。

▼景賢里獲政府出手換地保留▼

+5

另外,本港亦曾有多個歷史建築被破壞,甚至險遭清拆,政府須緊急列為暫定古蹟。嶺南傳統三合院式佈局的景賢里現時被列為法定古蹟,其中式建築特色糅合西方建築風格是本港少見,但2007年卻曾被破壞。

當年8月景賢里易手,至9月大宅的屋頂瓦片、石製器具及窗框相繼遭移除。發展局同月宣布景賢里為暫定古蹟,及後透過非原址換地方案保存及活化景賢里,最後於2008年7月宣布為古蹟。

▼青山紅樓列為暫定古蹟▼

位於屯門青山的紅樓,曾是孫中山與革命同志聚會的地方,亦曾面對破壞,在2017年2月中,有人發現紅樓附近有移除植物及清拆臨時構築物的工程;2017年3月8日紅樓內兩扇窗戶更被拆除。當局遂於同年3月13日宣布將紅樓列為暫定古蹟。其後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和古蹟辦與紅樓業主代表商討「寓保育於發展」方案,業主同意保留紅樓,不會拆卸,並會為紅樓進行維修工程。按維修資助計劃的條款,業主在完成維修工程後的10年內,不得拆卸紅樓及不得轉讓紅樓的業權。

根據古物古蹟辦事處,古物事務監督(即發展局局長)經諮詢古物諮詢委員會,並經行政長官批准後,藉憲報公告宣布個別地方、建築物、地點或構築物為法定古蹟,任何人不得對古蹟進行挖掘、拆卸或改動。古物事務監督亦可將建築物列為「暫定古蹟」,有效期為一年。期間建築物將禁止對暫定古蹟進行任何建造、拆卸、移走、阻塞、污損等工程。

▼何東花園未能保育被拆▼

位於香港歌賦山山頂道75號,曾經有一座何東花園(Ho Tung Garden,別稱曉覺園),由已故著名富商何東爵士為平妻張靜容購入地皮所建,是一座中式大宅及私人花園,被形容屬中國文藝復興風格。

何東花園是唯一與何東有直接關連的大宅,加上建築特色及歷史價值,在2010年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不過業主何東孫女何勉君堅持要拆卸,重建為11幢別墅,在2010年12月獲屋宇署批准建築圖則和拆卸圖則。時任發展局局長的林鄭月娥曾一度把何東花園列為暫定古蹟,爭取與何勉君磋商。

政府則提出換地方案,但遭何拒絕,業主估價值70億元。林鄭月娥證實政府與業主的談判在2012年2月中止,政府同年12月決定放棄將何東花園列為法定古蹟,與業主商討最大程度保留部分建築物,不過最終保育失敗。何東花園在2014年12月已拆,由重慶富商張松橋以51億元購入地皮,獲批建2幢3層高的分層住宅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