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停運11個月 料政府承擔3.7億元損失 港鐵:疫情過後審視

撰文:鍾妍
出版:更新:

踏入2021年,本港疫情持續11個月,至今未能「清零」,多個關口持續關閉。首宗新冠肺炎輸入個案正正於去年1月22日乘高鐵抵港,高鐵(香港段)於去年1月30日起停運,西九龍站落閘,至今11個月仍然復開無期,據政府與港鐵就高鐵簽訂的《服務經營權補充協議》,若整年的實際乘客量與預期乘客量偏差在15%以上,政府和港鐵會以七比三攤分風險。前九鐵主席、立法會議員田北辰預計,政府按機制須付3.7億元予港鐵。
運房局指,由政府全資擁有的九鐵預計將須按機制承擔部分風險,會稍後與港鐵商議;港鐵則表示,會留意政府防疫安排對高鐵(香港段)整體乘客量的影響,並待疫情過後詳細審視情況。

高鐵(香港段)於去年1月30日起停運,至今已11個月。(黃偉倫攝/資料圖片)

運房局:稍後確認實際乘客量再研付款安排

港鐵回覆《香港01》指,西九龍站自去年1月30日起關閉,高鐵(香港段)亦暫停服務,會留意安排對高鐵(香港段)整體乘客量的影響,並待疫情過後詳細審視情況。

運房局則表示,九鐵公司預計將須按機制承擔部分風險,會於稍後時間確認本年度的實際乘客量,並商議相關付款安排。

實際乘客量少於預期15% 即觸及攤分風險

封站11個月,西九龍站大閘落下,僅有保安在多個出入口駐守。按政府與港鐵簽訂的「服務經營權」,整年的實際乘客量與預期乘客量的偏差在15%以上,九鐵和港鐵會以七三比攤分收益或風險。運房局表示,《服務經營權補充協議》中的財務安排(包括「乘客量上下限機制」)詳情及計算方式均屬商業敏感資料,不宜公開。不過,運房局文件曾指,截至2019年9月,該月平均每日乘客量僅為 30,592 人次,但總平均乘客量仍未曾觸及機制。

田北辰料港鐵最終「得個桔」

據田北辰了解,政府原預計日均2.5萬客次,即全年912萬客次,而按機制若實際乘客量偏差15%,即若只有775萬客量政府就「包底」7成偏差的乘客量。由於去年1月港鐵有約100萬人次的乘客量,偏差了675萬乘客量,政府要承擔約470萬客量,田北辰指高鐵平均80元一程,即政府要補3.7億元。

田續指,港鐵過去需付2.7億租金予政府,故即政府現時「無租收」亦要再補一億元。他續指,港鐵每月營運費用約1,000萬元,即全年約1億多元,最後「港鐵得個桔」。

田指,港鐵對要承擔部分客量減少的金額感不滿,但他認為,現時多個行業都因應政府防疫措施受影響,若全補貼予港鐵,對食肆或按摩店等行業不公,認為政府與港鐵各承擔部分金額合理。

+4

港鐵全年停運成本料仍逾13億元

按政府2018年提交到立法會的預測,2021年的營運開支約為18.36億元,當中員工薪金為3億元,能源則為2.02億元。故估算在西九龍站及高鐵(香港段)全封的情況下,減省員工及能源,每年仍有約13.34億元成本,包括地租及差餉、維修保養等,而當時推算2021年能由票務及非票務賺取共32.54億元的收益亦幾近化為烏有。

然而不論高鐵營運情況如何,九鐵都需在10年期間向港鐵支付每年定額款項,總額為79.65億港元,即平均每年要付約7.965億元。

▼2020年最後的日落▼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