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教山蓄水池|古諮會前委員指缺民間保育機制 促開放預約參觀

撰文:張嘉敏
出版:更新:

深水埗主教山古羅馬式建築的蓄水池因水務署平整工程曝光,工程即時煞停,水務署日前展開臨時加固和整理工程。事件惹起社會對保育工作關注,古諮會前委員林雲峰今日(6日)於港台節目《千禧年代》上指,現時缺乏民間參與歷史建築保育工作的機制,古諮會工作亦僅限於評級。他建議,應盡快於幾個月內,用預約制開放讓市民入內,加上透過網上工作坊等,讓民間就保育方案集思廣益。

▼深水埗主教山羅馬式建築蓄水池曝光▼

古諮會前委員林雲峰說,現時缺乏讓市民參與保育工作的機制,古諮會工作亦限於為歷史建築評級;過往政府有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讓非政府機構營運及保育政府歷史建築物,惟始終非政府機構於傳統上非保育及營運者的角色,加上缺乏商業元素難以營運,當中亦有失敗例子。他又說,計劃需要提交立法會申請撥款,加上經多個部門審批,由申請到開放,「10年8年走唔到。」

他建議,就主教山蓄水池政府應提供機制讓地區人士參與,並於幾個月內以預約制開放參觀,配合網上工作坊等,讓民間可就保育方案提供意見。

蓄水池面積大 不能以「水缸」形容

至於今次事件爭議源於水務署以「水缸」形容蓄水池,令建築物不列入被評級的建築物內,林雲峰說審視歷史建築物時,需要看歷史價值、集體回憶等,而主教山蓄水池面積大,約相等於3至4個籃球場,認為不能夠用「水缸」形容;加上其特色建築,「唔係專家都知唔少野,」認為內部需要有恰當程序處理。

古諮會前委員林雲峰。(資料圖片/高仲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