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倡免試引入海外醫生 專科醫生做滿五年可轉至私家執業

撰文:朱海棋
出版:更新:

本地醫生人手不足多年,特首林鄭月娥今早(4日)突然預告會立法引入海外醫生。食物及衞生局傍晚向立法會遞交文件,建議容許香港永久性居民,只要在海外獲醫生或專科醫生資格人士,取得專科醫生資格後在香港公營機構工作五年,便可在香港獲得正式註冊,即等同可轉到私人市場執業,豁免他們再考核執業資格試。政府預計會認可100間醫學院。

食衞局向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呈交文件,指出香港醫生人手多年以來一直嚴重短缺,人均醫生比例遠遠落後其他先進經濟體,目前每1000名人口只有兩名醫生,遠低於新加坡(2.5名)、日本(2.5名)、美國(2.6名)、英國(3.0名)和澳洲(3.8名),當局的「醫療人力推算2020」 (以2017年為推算基準)顯示,醫生人手由目前到長期均會持續短缺,到2030及2040年,分別欠1610名和1949名醫生。

部份公院專科輪候時間逾100星期

公營醫療系統醫生人手更捉襟見肘,根據「醫療人力推算2020」,醫院管理局和衞生署分別欠缺660名和49名專科醫生和準專科醫生,到2030年及2040年的醫生短缺人數則分別為800名和51名,以及960名和51名。醫生不足是導致醫管局和衞生署專科服務輪候時間長的主要原因,雖然醫管局的緊急和半緊急類別個案輪候時間,分別仍能維持在兩個星期和8個星期的服務承諾,但部份個案的輪候時間相當長,需求極殷切的專科(如內科、眼科和矯形及創傷外科),輪候時間均超過100星期,認為情況不可接受。

衞生署方面,其兒童體能及智力測驗服務有10個專科醫生空缺(空缺率為4成),在2020年,只有約6成的新症可以在6個月內完成兒童體能智力評估,遠遠低於90%的目標。食衞局認為,醫生不足問題不能單靠本地培訓解決,即使兩間醫學院醫科生學額,由每年250個增至目前530個,政府積極考慮在下一個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三年撥款期進一步增加醫科生學額,但始終訓練醫生需時,擴張醫學院培訓容量亦有實際局限。

當局指,非本地培訓醫生大幅減少是造成醫生人手短缺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1991至2000年間,合共有2224名非本地培訓醫生在港註冊,佔同期在港新註冊醫生人數4950名的45%。然而,2001至2010年間只有366名非本地培訓醫生在港註冊,佔同期在港新註冊醫生人數3470名的10.5%,2011至2020年間合共有396名非本地培訓醫生在港註冊,佔同期在港新註冊醫生人數3 687名的10.7%,數字及比例輕微上升,但遠比過往為低,亦遠不足以填補醫手人手短缺。

政府決定在今個立法年度向立法會提交《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在現有的《醫生註冊條例》(第161章) 下,加入一條新的路徑,讓更多合資格的非本地培訓港人醫生可以來港在公營醫療系統內執業。這批非本地培訓醫生,仍需受香港醫務委員會(醫委會)的紀律監管。

當局建議符合以下3個條件的海外醫生,便可獲正式註冊

(1) 引入的非本地培訓港人醫生,必須是香港永久性居民

(2) 引入的非本地培訓港人醫生須在認可的非本地醫學院畢業,並已在當地獲取醫生註冊資格或專科醫生資格,以確保吸納的醫生質素

(3) 所有獲批申請人均要先獲公營醫療機構,即醫管局、衞生署、香港大學或香港中文大學錄取,並在取得專科醫生資格後於有關公營醫療機構工作一段較長時間,建議為期五年,對焦地應對公營醫療機構的醫生特別是專科醫生人手短缺問題

政府會成立委員會,研究海外醫學院認可名單,醫專主席是其中一名委員。(資料圖片)

認可醫學院名單三年檢討一次

當局亦建議成立一個委員會,成員包括衞生署署長、醫管局行政總裁、香港醫務委員會主席、香港醫學專科學院主席、本地兩間醫學院的院長和政府委任的其他成員,委員會將討論及制定機制,以決定認可醫學院的名單,並向食衞局局長建議。委員會會考慮認可醫學院的質素須與本地兩所大學醫學院大致相約。

政府初步構思認可醫學院的數目為一百間內,食衞局會發布有關名單,增加客觀性和透明度,讓家長和學生在作決定前能夠掌握更多資料,有關名單每三年檢討一次,現時會諮詢社會各界,包括醫療界和病人組織界別的意見,諮詢過後會在今年第二季向立法會提交《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

醫管局表示,一直關注公營醫療的可持續性,並正深入研究有關課題,歡迎任何可以增加醫護人手的建議,得悉具體方案後會深入研究,並與局內外持份者溝通,確保公營醫療服務維持專業水平,符合市民的期望和回應殷切的服務需求。局方會繼續透過不同途徑增加醫生人手,包括招聘所有合適的本地大學醫科畢業生,及繼續以有限度註冊形式招聘非本地培訓醫生於公立醫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