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銳意立法引入海外醫生 紓緩短缺 曾稱要打「無硝煙的仗」

撰文:孔繁栩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今日(4日)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時公布,將於本屆立法會提供修訂《醫生註冊條例》的草案,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相關人士必須為香港本港居民、來自獲認可的醫學院,及畢業後需在公營醫療系統工作一段時間。
引入非本地醫生來港執業方案爭議多年,緃觀過去數年,政府在引入海外醫生紓緩本港人手短缺問上立場鮮明,一直積極研究不同方案,林鄭更在去年公布施政報告時表明言「要打無硝煙的仗」。
至於醫學界雖普遍不反對增加人手,不過,在2019年醫委會就豁免海外專科醫生實習方案投票,可被視為矚目一仗。醫學界當時堅持,機制上必須維持執業考試及在港工作一段日子,方能取得執業資格,一度被外界質疑帶有「保護主義」。

新一輪引入海外醫生的戰幔由自由黨立法會議員、行政會成員張宇人掀開。張宇人早前在立法會,提出輸入海外醫生的無約束力議案,獲議會通過。張宇人當時指,香港現時人均醫生比例為每一千人對1.9個醫生,比不少地區低,他認為香港需大幅增加3,400名醫生,才能追上新加坡的比例。

醫生短缺數量多達660人

特首林鄭月娥今日在立法會上表示,目前醫管局短缺的醫生數目多達660人,而衞生署兒童體能智力測驗服務醫生的空缺率,更高達四成。她稱,香港人口急速老化,公營醫療系統醫生人手不足,已經是不爭事實。

林鄭月娥亦表明,今次涉及的修例內容將訂明,引入的非本地培訓醫生,必須是香港本港居民、來自獲認可的醫學院,畢業後亦需在公營醫療系統工作一段時間。行會成員林正財和李國章將會負責有關解說工作。

林鄭月娥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盧翊銘攝)

本港每一千人只有1.9名醫生

根據食物及衞生局2017年發表的《醫療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策略檢討報告》,香港於2030年將會欠缺1,007名醫生。而本港每一千人只有1.9名醫生,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平均水平的每一千人有3.4名醫生低,數字與南韓(每千人對2.2名醫生)和中國(每千人對1.8名醫生)相若。

回顧過去數年,政府在引入海外醫生立場鮮明。林鄭在去年公布施政報告時曾提到,一直支持可放寬讓海外受訓醫生回港執業,研究讓海外港人醫生回港執業,例如局部讓香港居民或任職醫生的移民港人第二代回港。

食衞局局長陳肇始亦曾指,按目前機制,海外醫生在加入公營醫療系統時,須已考取專科中期試,政府曾「放風」會探討中期試以下的海外醫生情況。當時有估計,政府或會放寬海外及內地醫生,接受專科培訓的門檻要求。

特首林鄭月娥指本港醫生人手短缺,將修例研究引入海外醫生。(資料圖片)

過去政府在引入海外醫生議題,已曾多次與醫學界「對碰」。2019年醫委會就豁免海外專科醫生實習方案進行投票,醫學界當時就拋出多個方案,共通點在於擬引入的海外醫生,須通過執業考試,及曾於公營機構負責臨床工作,方可豁免實習,獲得正式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