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改革|教評會倡更名為國民與社會科 籲政府首年提供教材參考

撰文:鄧穎琳
出版:更新:

教育局早前公布,高中通識科須改革及改名。教評會今日(26日)召開記者會,就新科的發展及相關考評安排提建議。
教育評議會執委會主席何漢權、執委鄒秉恩及蔡國光建議以「國民與社會科」命名,取代通識科。蔡解釋,公民教育早在1997回歸前後開始滲透各學科,故以「公民」命名新科不合適,而「國民與社會科」則可強調由國民教育出發。

應善用早會周會等進行滲透式國民教育

教評會促政府全盤審視及整理國民教育在幼稚園、小學至中學的課程規劃,除了高中設獨立學科,亦須包括跨學科課程(如內地考察、生涯規劃及品格教育),另參考公民教育模式,善用早會、周會等進行滲透式國民教育。

鄒秉恩直言,新一代對國民身份的看法,或受社會運動影響,教育界有責任讓下一代有正確的身份認同:「香港回歸後,港人有新的身份」。

校長何漢權認為,香港學生須了解港人同時具備「香港市民、國民及世界公民」三個身份,惟他強調「不能太急」,教師應公道及耐心解釋,讓下一代慢慢接納。(資料圖片)

何漢權:身份認同需要教、但不能太急

何漢權解釋,香港學生須了解,除了香港市民身份,港人同時是國民及世界公民,他相信只要教師「心清理正、公公道道」地教育,下一代會慢慢接納,惟他強調「不能太急,應由學生認知出發,香港、國家,再到世界。」

蔡國光指,近年不少年輕人會到內地進行「消費式」旅遊,惟未能接觸各界別及層面人士,建議中小學生至少每三年到內地考察,可考慮全級前往。(資料圖片)

內地考察宜由小學開始 每3年一次

蔡國光形容,近年不少年輕人會到內地進行「消費式」旅遊,惟未能接觸各界別及層面人士,建議中小學生至少每三年到內地考察,小學先到廣東省一帶,中學則可到更遠地方,讓香港學生更深入及全面認識內地社會。他又說,考察團應著重交流,「不可以去完一個內地人都無接觸過」,長遠應由學校校本設計考察內容,確保師生都清楚考察目標,由教師領導學習,「非去完就算」。

何漢權認為,「須有優質內地考察,才有優質國民教育」,不應沿用價低者得原則決定內地考察的項目,而是著重考察內容有否包含學習計劃。而學校日常教學或教務中,應讓學生知道自己的貫籍,加強歸屬感。

教育局早前表示,目標是2021年9月新學年中四級可推行新科,取代現有通識科,正向學校收集意見,至今未公布新科的課程框架及內容。蔡國光期望,教育局在3月2日完成收集學校意見後,最遲4月向學界及公眾公布新的課程框架,讓學校分配人手及教擔,予教師準備。

教育局至今尚未公布通識科改革後的課程框架,料新教科書難趕及在新學年出爐。(資料圖片)

料教科書未及9月出爐 籲首年由政府提供官方教材

教育局至今尚未公布通識科改革後的課程框架,料新教科書難趕及在新學年出爐。何漢權直言,若新科必須推,9月前須完成師訓及預備好教材。蔡國光解釋,若沿用一貫教科書出版時序是無法趕及9月前出爐,但建議降低要求,新學年先由認識香港、基本法、憲法等內容開始:「不要執著加字、改標點,就有很多現成教材可用,只是圖片版權費時,但這些都不重要,不用精美印刷都可以是教材!」

鄒秉恩建議,新科首年由政府提供官方版本示範,可聘大學專業教育人員協助製作,同時教育局應在暑假或之前為教師作新科培訓,協助教師適應及推展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