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樓價15年飇4倍 自置居所比率創廿年新低 首置平均年齡44歲

撰文:王潔恩
出版:更新:

立法會秘書處今日(1日)發表有關「自置居所對香港社會經濟的影響」的研究簡報,發現香港樓價15年內急升391%,即接近4倍,但同期住戶月入中位數只增加了78%。而自置居所比率於2019年更下跌至49.8%,為20年新低。雖然比率於2020年後期輕微回升至51.2%, 但仍遠低於富裕經濟體的60%水平。
報告亦提到,自置居所戶主年齡偏向年長人士,首次置業人士的平均年齡於2019年已推遲至44歲。而35歲以下的年輕世代在整體自置居所戶主中的比例,自1997年的22.1%,已大幅收縮至2019年的7.6%,引發社會流動是否放緩的關注。

立法會秘書處發表有關「自置居所對香港社會經濟的影響」的研究簡報,發現香港樓價15年內急升391%。(資料圖片)

04年單位供應充裕 自置居所比率創新高

研究形容,在過去23年,香港的自置居所比率於呈「倒U型」發展。報告解釋,在1997年7月,政府就房屋政策作出重大承諾,例如提出每年供應不少於8.5萬個住宅單位、推出「租置計劃」等,加上亞洲金融風暴為提供置業機會。在單位供應充裕下,比率持續上升至2004年的高峯54.3%。

暫停開拓新地 樓價2011年前反彈133%

至於2011年前,比率則停留於約53%水平。研究報告解釋,政府在2002年11月,政府收緊土地及房屋供應,包括停止拍賣土地、無限期停建資助出售房屋止租置計劃等。

因此,在2005至2011年期間,新土地供應量大減逾8成半,房屋總落成量暴跌57%,樓價更大幅反彈133%,但由於早年的空置單位仍可穩定地吸納用家,故自置居所比率仍能維持53%的高水平。

自置居所比率創20年新低

報告亦指,政府雖然後來增加房屋供應,例如重推居屋、建立土地儲備、成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等,但形容這些措施依然不足以滿足需求,無論開發新土地、興建樓宇的過程都很漫長,又指早前暫停開拓新土地的負面影響, 迄今仍未消退。

在2011年至2019年間,房屋供應總量僅為年均29,500個單位,而樓價再度倍升,升幅達110%,自置居所比率回落至2019年的49.8%,創 20 年新低,自置居所住戶數量只淨增長了 45,700 戶。

研究報告指出,首次置業人士的平均年齡,於2019 年已推遲至 44 歲。(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自置居所戶主 不足8%是35歲或以下

研究亦發現,35歲以下的年輕戶主,於1997 年曾高佔整體自置居所戶主的 22.1% , 但 於 2019年則急跌三分之二至僅7.6%。首次置業人士的平均年齡,於2019 年已推遲至 44 歲。報告形容,單憑工作入息,年輕人難以追趕不斷攀升的樓價,亦難於在物業市場與其他買家競爭。

相反,居於自置居所的 60 歲及以上年長戶主數目,於1997至2019 年期間,由192,100 人倍升至536,000 人,在所有自置戶主中的比例,亦由 21.4%倍增至 41.2%。而在2009至2019年期間,私人住宅單位的淨增業權大多由投資者持有,並放租予租戶,而非自住。

66%業主已還清按揭貸款

研究亦發現,本地業主的財務狀況穩健, 66%的自置單位業主在 2016 年已償還按揭貸款。他們擁有較強的購買力添置單位,可作第二居所、供子女居住,或為投資用途,對跨世代的財富分配構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