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體檢投訴|認知障礙長者花26萬 另有人疑誇大病情倡測肝癌

撰文:林子慰 林遠航
出版:更新:

消委會於過去3年,共接獲165宗涉及身體檢查的投訴,今年1月就接獲6宗。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表示,較多投訴指服務質素惡劣及資訊誤導誇大,又認為部分個案有違專業操守之嫌。

金額最高的一宗涉及一名有輕度認知障礙的長者,事主在醫療中心電話及親身推銷下,花26.5萬元先後購買體檢套裝、額外服務及牙科療程。亦有體檢中心懷疑誇大病情,誤導投訴人檢測癌指數,另一個案涉及的中心,則錯誤聲稱婦科檢查無須避開月經,結果測出癌指數遠高於正常水平。

消委會今日(17日)出版新一期《選擇》月刊。(盧翊銘攝)

消委會今日(17日)出版新一期《選擇》月刊,提到由2022至2024年,消委會每年分別收到54、54、57宗涉及身體檢查的投訴,今年一月則有六宗。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表示,較多投訴指服務質素惡劣及資訊誤導誇大,個案最高涉及金額為26.5萬元。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表示,較多投訴指服務質素惡劣及資訊誤導誇大,個案最高涉及金額為26.5萬元。(盧翊銘攝)

7旬輕度認知障礙長者花26.5萬 消委會介入不果

2022年,一名年逾70歲並患有輕度認知障礙的長者,在醫療中心的電話推銷下,花4.5萬元購買體檢套裝。事主兩星期後在中心檢查心臟時,再花15萬元購買額外體檢服務,以及7萬元的牙科療程,合共花了26.5萬元。

因金額龐大,事主向子女求助,子女認為金額不合理,要求商戶取消服務及退款。商戶僅願意退回9萬元,但要收取2,400元的手續費。

子女向消委會投訴,商戶認為事主消費時皆對答如流及清醒,稱自己有足夠金錢購買服務,並向消委會提供已簽署的和解協議。消委會介入後調解不成功,建議投訴人諮詢獨立法律意見等。

消委會認為,部分涉及身體檢查的投訴個案,有違專業操守之嫌,促請業界改善,以保障消費信心和知情權。(資料圖片)

個案一:月經期間驗卵巢 引患癌恐慌

另外,《選擇》月刊亦有公布三個案例,消委會認為部分個案有違專業操守之嫌,促請業界改善,以保障消費信心和知情權。

投訴人以980元到體檢中心接受婦科檢查,包括抗穆勒氏管荷爾蒙(AMH)檢測及CA125卵巢癌指數血液檢測計劃。職員曾指,檢測不需避開經期,最後報告顯示癌指數遠高於正常水平,職員遂建議投訴人接受更詳細檢查。

事主約見家庭醫生,對方指不適宜於月經期間接受癌指數檢測,又認為體檢中心引述的AMH參考值有誤,投訴人的檢測數值亦屬於正常水平。事主其後向消委會投訴,最後雙方同意退款。

消委會認為,部分涉及身體檢查的投訴個案,有違專業操守之嫌,促請業界改善,以保障消費信心和知情權。(資料圖片)

個案二:建議有肝囊腫人士驗癌指數 稱「言語上誤會」

投訴人參加體檢中心價值500元的基礎身體檢查計劃,獲告知其肝臟有兩個肝囊腫。職員建議投訴人額外檢測癌指數,又提供半價優惠,投訴人即場支付800元。

事主後來諮詢醫生,對方指肝囊腫一般只需要定期追蹤,極少轉化為癌症。投訴人認為中心職員有意誤導,向消委會投訴。體檢中心指強調沒有強迫客戶接受任何測試,稱可能存在「言語上誤會」。經消委會調停後,中心願意退款。

個案三:兩間體檢中心驗出乳房結節相差5顆

投訴人於體檢中心進行了7,800元的婦科檢查服務,中心指超聲波報告顯示投訴人共有8顆乳房結節,建議進一步檢測。投訴人在另一體檢中心的檢查報告,顯示類似結節只有3顆,投訴人於是向消委會求助。體檢中心否認報告出錯或存在欺騙成分,認為差異可能因投訴人身體狀況處於不同時期。經消委會調停後,中心表示「尊重客人意願」,同意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