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塘警區建全港首個AI交通管理系統 裝11組「天眼」偵測9街路況

撰文:吳綽詩
出版:更新:

觀塘商貿區交通擠塞一直為人詬病,觀塘警區與科大合作建立全港首個「智慧交通管理系統」,於商貿區的9條主要街道,安裝11組閉路電視鏡頭,並已於本月5日啟動,24小時進行實時偵測,收集車流路況數據。
觀塘警區區行動主任總督察余承霖表示,相關系統已通過第三方認證,以減低公眾的私隱疑慮,現階段仍屬測試,預計今年下旬才會正式投入服務。他指該系統可實時顯示區內路況,以協助警方針對性執法,減省恒常行動,運輸署亦可根據數據調整交通燈號,若項目成功,期望能推行應用至全港。

「智慧交通管理系統」涵蓋觀塘商廈區9條主要街道,安裝11組閉路電視鏡頭。(夏家朗攝)

觀塘警區2023年與科大合作,聯同運輸署、路政署及觀塘區議會交通運輸委員會,研發「智慧交通管理系統」(Smart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 STMS),最初由人手採集交通數據,並透過電腦模型,分析最有效的調配方案,大大減低所需警力,由2020年50人,縮減至現時6人。

去年四月,他們希望研發更全面的系統,因此開始在觀塘商貿區9條主要街道,安裝11組閉路電視,每組設3個不同高低的鏡頭,以實時收集車流路況數據,並涵蓋13個交通燈號。該項目獲創科局Techconnet撥款資助680萬元。

觀塘警區區行動主任總督察余承霖表示,運輸署會一同使用系統,按情況調整交通燈號。(夏家朗攝)

實時偵測交通事故 運輸署可按情況調整交通燈號

觀塘警區區行動主任總督察余承霖表示,這是本港首個AI分析的交通管理系統,除了實時偵測交通事故,運輸署亦會一同使用系統,可按情況調整交通燈號。至於所收集數據有助了解區內交通情況,並可回顧調配是否有效。他指出,雖然系統已經啟動,但仍需時較正模型,預計今年下旬才會正式投入服務。

科大極智慧城市研究院高級研究工程師吳嘉輝補充,系統會以紅、黃、綠三種顏色,顯示行車線的暢順度,運算後給予警方疏導建議。他舉例,透過實時影像可見到臨時工程狀況,或擠塞原因,例如左右泊車嚴重。他續稱,若有車輛疑似發生意外時,亦可回放片段了解情況始末。

科大極智慧城市研究院高級研究工程師吳嘉輝表示,系統會以紅、黃、綠三種顏色,顯示行車線的暢順度。(夏家朗攝)

錄像不會用作其他罪案執法 28日後刪除

至於加裝閉路電視,或會引起公眾的私隱疑慮,余承霖表示,已進行評估並通過第三方認證,並稱錄影保留28日後就會刪除。他強調,實時影像的用途會「專注於交通車流」,因此鏡頭安裝得比較高,並不會用作其他罪案的執法,亦沒有人面識別功能。

余承霖稱,暫沒有訂立加快疏導擠塞的指標,但期望正式使用系統後,可減省現時周一至周五派警員巡查的恒常行動,變成24小時「系統主導」,知道情況才派人處理,針對性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