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所捐贈三部新肝癌治療儀器 有報道指全將在私院使用

撰文:吳綽詩
出版:更新:

李嘉誠基金會去年捐贈用以治療肝癌的組織碎化技術Histotripsy系統,予港大醫學院、中大醫學院及養和醫院,並先資助病人在瑪麗醫院免費參加「臨床試驗」,威院團隊亦展開臨床研究,設30個治療名額。不過,其中在瑪麗醫院的一台Histotripsy儀器,將轉移至私營的港怡醫院,3月底開始提供治療服務。有報道亦指,中大醫院有計劃完成「臨床試驗」後,將在中大醫院使用,即三部儀器均會在私院使用。

李嘉誠基金會去年捐贈用以治療肝癌的組織碎化技術Histotripsy系統,其中一部放於瑪麗醫院,作臨牀試驗。(資料圖片)

李嘉誠基金會去年8月起在本港引入用以治療肝癌的突破性的Histotripsy系統,先後捐贈予中大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及養和醫院。基金會先資助病人在瑪麗醫院免費參加「臨床試驗」,首名病人去年9月已參與臨床治療,兩年內料有20名肝癌病受惠。港大醫學院今日最新聲明指,正為40名病人提供臨床治療。

威院跨專科團隊亦有30個治療名額,並開展臨床研究,將組織碎化技術的臨床應用,從治療肝癌擴展至乳癌等多種癌症。
李嘉誠曾提及,相信這種低成本高效益的治療選擇,可以減輕患者家庭的經濟壓力,以及舒緩公營醫療機構對政府造成的財政負擔。

近日有社交平台專頁指,本來放置在瑪麗醫院的Histotripsy儀器,自去年8月政府一直未納入市民可用的服務範圍內,病患要靠李嘉誠基金會捐助做臨床試驗,才能接受治療,「正因為儀器擺在公立醫院投閑置散,大眾難以受惠,這才促使李嘉誠決定將它移往私立的港怡」。

港怡醫院上周五(7日)發稿,指十分感謝基金會「將首台HistoSonics系統置於港怡醫院」。(港怡醫院提供)

港怡醫院上周五(7日)發稿,指去年8月李嘉誠基金會將有關系統捐贈予港大李嘉誠醫學院,並在公營醫療系統進行臨床試驗。該院續稱,這項技術的成功應用及理想的臨床效果,促使有關治療可擴展到私營醫療機構,並十分感謝基金會「將首台HistoSonics系統置於港怡醫院」。根據該院網站,有關套餐費用30.8萬元起,合資格香港居民可減免5萬元,即收費25萬元起。
至於中大醫學院獲贈的Histotripsy2.0儀器,據《明報》報引述消息指,醫學院待臨床試驗完成後,將會在中大醫院使用,稱是捐贈時所達成的協議。屆時三部儀器將全數落在私立醫院使用。

Histotripsy系統,採用組織碎化技術,利用高強度超聲波,破壞及液化目標腫瘤細胞,治療過程約10至15分鐘,不影響腫瘤周邊組織,亦毋須開刀。有關技術2023年10月獲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