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治肝癌新儀器全將私院用 議員:白白錯失 政府應爭取引入
李嘉誠基金會先後向養和醫院、香港大學醫學院及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各捐贈一部超聲波組織碎化技術儀器(Histotripsy),以治療肝癌及作臨床研究。不過,港大醫學院的一部原本在瑪麗醫院讓病人免費試驗,本月將轉移至私家醫院港怡醫院。其餘一部在養和醫院,據報中大醫學院的一部料最終服務中大醫院,亦即三部儀器全部成為私家醫院的囊中物。
醫療衞生界立法會議員林哲玄表示,公立醫院在採購醫療儀器時需考慮預算。立法會議員陳凱欣則認為今次「白白流失一部咁好嘅儀器」,觀感一定不理想,但既成事實,希望醫管局盡早與基金會協商,爭取讓小市民可以使用到該儀器。
陳凱欣:觀感不理想 料因瑪麗醫院人手不足
陳凱欣說,香港擁有最新醫療技術儀器一定是佳音,可惜三部儀器最終轉由私立醫院使用,形容事件觀感「一定不理想」。其中一部儀器去年8月起在瑪麗醫院使用,有約20名病人受惠,她擔心瑪麗醫院可能人手不足、欠缺專家等原因,未有善用有關儀器。她又認同報道所指,機器轉移至港怡醫院認為作用或較大,希望醫管局應交代去年8月至今受惠病人的數量,臨床研究等報告再作判斷。
望與私立醫院協議讓更多病人使用
三部儀器落入私立醫院似乎成定案,港怡訂明收費為30.8萬元起,合資格香港居民可減免5萬元。陳凱欣認為醫管局應盡快與李嘉誠基金會,以及相關持份者協議,如何讓更多癌症病人受惠,希望「唔會有人因為錢」而錯失機會。
中大醫院早前向政府申請延遲向政府償還貸款,最終獲批准順延,而中大醫院需提供公共醫療服務作為利息。陳凱欣提議政府可要求中大醫院提供該儀器服務作為利息,一方面有助中大醫院還款,更重要是市民可有機會使用。
林哲玄:公院引入新儀器可採購或接受捐贈
林哲玄解釋,私立醫院多由董事會決定是否採購醫療儀器,而公立醫院則可分為總部中央採購,或有心人捐贈。當臨床醫護人員認為有需要購入新儀器,會向有關部門提出建議,需要審議及視乎預算。他又指將來建議醫管局如有儀器適用於多間聯網醫院,應由中央集中採購,以降低成本及方便日後保養維修。
他指本港現時沒有法例規管何謂「醫療器械」,只要有關儀器符合機電安全等法例便可引入。政府曾嘗試立法規管「醫療器械」但不成功,改為設立自願性質的「醫療器械行政管理制度」,醫管局亦只會採購已登記的儀器。
林哲玄續說,在採購新儀器時,醫管局都會考慮多個因素,如儀器是否有海外證書、其安全性及穩定程度、是否能達到其聲稱的醫療效果,以及是否有足夠臨床數據等。根據資料,超聲波組織碎化技術儀器是在2023年10月獲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批准面巿的肝癌治療新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