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平台|Uber提規管框架建議 倡司機需有牌照及接受背景審查
隨着香港政府就網約車平台服務規管展開研究,Uber今日(25日)與傳媒分享3大規管框架原則—安全性、可靠性及靈活性,具體建議包括平台及司機均需獲發牌照、所有行程須有保險保障、雙向評分機制、司機背景審查及車檢等。
Uber表示,歡迎政府就網約平台規管展開研究,建議未來框架須以乘客及司機的安全與服務品質作核心考量,並避免設立過於繁複的發牌機制。他們與政府的目標一樣,也是提升市民的點對點交通體驗。
Uber引述研究指本港尚欠19%點對點交通服務
根據Uber委託全球顧問公司AECOM進行的香港點對點交通供需研究,香港點對點交通服務的需求將持續上升,預計至2034年,每日有意圖出行需求將超過140萬人次。而目前,全港約19%的點對點交通需求尚未被滿足。
Uber香港區總經理鍾志霆指,網約共乘服務與傳統的士屬互補關係,非競爭對手,「規管網約共乘服務不等於我們失去了的士。在全世界網約共乘服務被規管的市場中,的士也與網約共乘服務共存。」他表示,網約共乘司機在未來規管下應可繼續彈性工作,方能靈活應對市場需求。
運輸署及交諮會轄下工作小組上月與Uber在內的網約車平台代表會面,鍾志霆形容會面是「很好的討論」,Uber向小組介紹了規管框架原則,而政府的目標也是提升市民的點對點交通體驗。
Uber:若規管框架欠缺靈活彈性可能削弱服務可靠性
Uber認為容許司機自行靈活選擇工作時間與方式,為香港網約共乘服務能否滿足實時需求的關鍵。靈活彈性能讓共乘服務供應即時調節,配合乘客需求,對司機及乘客雙方均有所裨益。若規管框架欠缺靈活彈性,可能削弱服務的可靠性,減少乘客的出行選擇,並限制經濟收入的機會。
香港科技大學公共政策高級講師劉浩典以網約車平台已合法化的新加坡與香港作比較,指以為香港的合法化進程會較輕易,「新加坡以禁令聞名,之前連香口膠也被禁。我以爲新加坡(的合法化進程)會慢很多,但我不能再錯更多了。」他表示,網約車平台合法化一定會有「輸家」,例如的士司機將面臨大很多的競爭,但政府應着眼於整體好處。
運輸及物流局:今年內就規管網約車平台訂定立法建議
運輸及物流局表示,交通諮詢委員會已成立「提升個人化點對點交通服務工作小組」,探討有關服務的策略方向及如何規管網約車平台。工作小組曾於2月19日分別與的士業界及網約車服務平台會見交流,Uber 早前亦有就其研究報告送交工作小組參考。
局方又指,運輸署正就個人化點對點交通服務的整體供求,以及乘客需求及轉變進行研究。工作小組會考慮相關的研究報告和各持份者的意見,並盡快向政府提交建議報告。政府在全面考慮工作小組的報告以及所收集到的意見後,會於今年內就規管網約車平台訂定立法建議,以進一步提升個人化點對點交通服務的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