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費用減免懶人包|申請方法 收入及資產限額放寬一文看清

撰文:石國威 賴卓盈 譚曉彤
出版:更新:

醫管局周二(25日)公布涉及公立醫院收費的公營醫療服務改革詳情,包括急症室明年元旦起收400元,同時提出醫療費用減免機制優化,將放寬收入及資產限額、有效期由12個月擴至18月及修訂家庭定義等,料受惠人數由現時約30萬增至約140萬。公立醫院費用減免懶人包、申請方法及收入及資產限額放寬後金額一文看清。

醫管局周二(25日)公布涉及公立醫院收費的公營醫療服務改革詳情,包括急症室明年元旦起收400元,同時提出醫療費用減免機制優化。(資料圖片/黃煦緻攝)

公立醫院醫療費用減免機制收入及資產限額|

▼公立醫院醫療費用減免機制收入及資產限額▼

現時醫管局醫療費用減免機制,原本以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的75%為上限。優化之後,2人或以上家庭的入息限額由75%升至100%,即與入息中位數看齊。1人家庭則升至入息中位數的150%,加強對缺乏其他支援的1人家庭。

公立醫院醫療費用減免機制|2人家庭入息少於$16950元可減免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專職醫療)潘綺紅今日(26日)表示,以往2人家庭入息超過10,750元,就不能取得醫療費用減免。放寬後,月薪少於16,950元可取得醫療費用減免。資產方面,以往二人家庭獲得費用減免的資產限額為8.5萬元,未來將與申請公屋的資產限額看齊,二人家庭資產超過38.7萬元才沒有減免。

另外,現時與家庭共一家五口居住的未婚病人,以往要提交父、母的入息及資產作審查。未來可以只提供自己的財務文件,便能申請費用減免。除此之外,醫療費用減免效期由現時的12個月,延長至18個月。病人於18個月內再次申請減免時,不用再提交文件作經濟審查。潘綺紅認為能減省病人的時間以及負責審查的社工作量,形容是「利民措施」。

公立醫院醫療費用減免機制|申請方法及所須資料

有需要的非「符合醫療費用豁免資格人士」可往以下部門提出減費申請:

.公立醫院及診所的醫務社會服務部
.社會福利署各區綜合家庭服務中心或保護家庭及兒童服務課
.病人及其同住核心家庭成員須提交近6個月的入息及經濟狀況資料

醫管周二(25日)公布涉及公立醫院收費的公營醫療服務改革詳情,包括急症室明年元旦起收400元。(資料圖片)

公立醫院醫療費用減免機制|申請援助知多啲教學

申請援助知多啲教學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