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山火瞭望台裝天眼 偵測5至8公里有火頭及早救 籲掃墓勿留火種

撰文:吳綽詩
出版:更新:

每年10月至翌年4月,本港氣候較為乾燥,加上掃墓時的人為疏忽,是山火的高危季節。為了及早偵測山火,漁護署本月在4個山火瞭望台、裝設智能山火監察器,透過紅外線熱成像的鏡頭,可偵測到半徑約5至8公里內、最小4平方米的山火,更快更準掌握位置,從而調派人手到場撲救。署方稱,長遠會在全港11個山火瞭望台都安裝監察器,預計明年4月完成。

以往不少山火都發生在山墳地帶,與掃墓活動有關。漁護署郊野公園主任李英銘指,香港大部分山火都是人為所致,「偵測雖然快,但快極都係遲」,清明將至,他呼籲市民掃墓時小心火種,包括使用化寶桶、切勿燒草等。防火主任周有誠指,監察系統並不能減少山火出現,「有幾個山火發生,好睇市民配合」。

+16
山火控制中心的監視屏幕,能顯示11個山火瞭望台的智能山火監察器的實時影像。(黃浩謙攝)

智能山火監察器 即時確認地圖定位 加快派員營救

以往山火控制中心靠人手辨別山火,並親身確認位置。最近漁護署更新了監察系統,在現時11個山火瞭望台,各安裝一支智能山火監察器,監察範圍達半徑約5至8公里,並能即時確認地圖定位,向山火控制中心發出警報及傳送實時影像,以加快派員營救的速度。

全港有11個山火瞭望台。香港島並沒有瞭望台。(漁護署提供)

該系統獲創科局科技統籌計劃(TechConnet)資助撥款共886萬,包括11支智能山火監察器、監視屏幕及控制台,由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負責安裝,署方指,本月已首先設在四個山火瞭望台,包括大欖郊野公園的田夫仔、八鄉山火瞭望台、西貢西郊野公園海下山火瞭望台、馬鞍山郊野公園黃竹洋山火瞭望台,其餘七個亦陸續安裝,料2026年4月完成。

該智能監察器透過紅外線熱成像(infra-red thermal imaging)、視頻分析和人工智能,探測山火所產生的溫度和光度。漁護署防火主任周有誠補充,一個監察器有兩個鏡頭,分別是紅外線及可見光,前者能穿透和防霧。

+3

「第一時間」發現山火 最小偵測到2米乘2米

漁護署在2017年首先在田夫仔試用智能山火監察器,效果滿意,故改良後擴展在所有山火瞭望台使用。漁護署郊野公園主任李英銘舉例,試用期間成功偵測到12宗大欖郊野公園發生的山火。

系統能增加多少滅火效率?李表示沒有具體評估時間,但強調能「第一時間發現」。他解釋,以往要靠有經驗山火隊隊員,判斷是普通的煙,例如農夫燒田草,抑或真的出現山火,並且派先頭部隊確定山火的位置,現在則能更快更準辨識山火位置,亦有助紓緩瞭望台當值人手。

他續道,出現火頭時,鏡頭就能發現,「唔係等個火大咗先撲滅,喺開始發生嗰刻已經偵測到,火勢仲細已經可以部署人手,唔想畀佢變做大火」,最小偵測到2米乘2米的山火。

漁護署郊野公園主任李英銘指,「救得一樖得一樖,每一分鐘都係減少環境破壞」。(黃浩謙攝)

李英銘:救得一樖得一樖

李英銘指,由於監察器主要以熱成像辨識山火,初代儀器對於輪船煙囪、飛機都有反應。現時版本結合了人工智能,已經可撇取上述情況,適應本港環境,並能持續改良。

對於減少損毁程度,李英銘表示,每次山火都不同,要視乎火場情況,「救得一樖得一樖,每一分鐘都係減少環境破壞」。

漁護署防火主任周有誠說:「有幾個山火發生,好睇市民配合」。(黃浩謙攝)

今年本港已發生多宗山火,其中雞公嶺在一月先後發生兩場山火,受影響面積共500公頃。去年12月28日,大欖郊野公園大棠發生大型山火,其中一條火龍長約200米,焚燒逾25小時才救熄。漁護署指,動用超過50名山火隊員參與撲救,受影響範圍有約82公頃,燒毀約3000棵樹木。

李英銘表示,每年十月至四月,本港氣候較為乾燥,加上掃墓時的人為疏忽,是山火的高危季節。漁護署在這期間會派員24小時駐守在山火瞭望台,一發現山火就調派山火隊撲滅,並有需要時通報消防處、民安隊、飛行服務隊協助。

周有誠表示,近年本港山火數目有下降趨勢,平均一年20多宗。根據漁護署數字,2022年郊野公園內或威脅郊野公園的山火有21宗;而2023年及去年均有22宗,受影響面積逾200公頃。署方指,元朗、屯門區及大嶼山的郊野公園記錄到較多山火發生。

防火主任周有誠:有幾個山火發生,好睇市民配合

李英銘強調,雖然新系統能增加偵測山火的效率,但最重要還是第一步預防,「偵測雖然快,但快極都係遲」。周有誠亦指,系統能夠偵測,但不能減少山火出現,「有幾個山火發生,好睇市民配合」。

臨近清明節,李表示,過去兩星期已有人掃墓,並且有山火發生,指大部分山火屬人為因素,呼籲市民掃墓時應小心火種,包括使用化寶桶、切勿燒草及確保熄滅火種才離開。

根據《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規例》,在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範圍,只可在指定露營地點或指定燒烤地點內生火或用火,否則即屬違法;另根據《林區及郊區條例》,任何人士在郊區留下火種,可被檢控。

漁護署回覆查詢表示,2020至2024年間,在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內違反上述法例而被檢控的個案共有225宗,另有5宗個案仍在調查中。